第兩百三十章 休傷敵方“鳳雛”!(第1/3頁)
章節報錯
“大唐定遠將軍李元芳在此,蕃賊受死!”
李彥手持長矛,殺得鮮血飛濺,屍體不斷倒地,身後大唐精兵隨之衝鋒,擋者披靡。
“大唐折衝都尉黑齒常之在此!”
另一側,折衝都尉黑齒常之,領五百悍卒衝殺過來,同樣是身先士卒,一往無前。
從高空中鷹兒的視線俯瞰,雙方所率的人馬,前後圍堵,在戰場上犁出兩道筆直的血色深溝。
雙方會合,看向已經被包了餃子,首尾無法兼顧的蕃軍,李彥微笑道:“黑齒都尉指揮得當,我獲益匪淺!”
黑齒常之趕緊道:“李將軍折煞了,若無使節團提供的種種情報,我們哪能如此輕易將蕃賊分而殲之?”
李彥在軍事上還是新人,目前唐軍的統帥是裴行儉,定策的也是那位蘇定方傳人。
使節團內,沈巨源先一步來吐谷渾,與裴行儉大軍會和,提供了山川地勢,部落分佈。
然後是小王子麾下的吐谷渾舊族,帶去暗衛情報。
再加上李彥早早對冷瘴作出警告,唐軍這次打仗真的太爽了。
裴行儉率軍在赤嶺駐紮,適應了高原環境後, 立刻派出眾將出擊,其中就有黑齒常之。
這位日後的名將出生於百濟的大族, 大唐滅掉百濟後, 年輕的黑齒常之還在當地率領民兵抵抗唐軍。
有一說, 蘇定方派兵攻打,黑齒常之率敢死隊奮力拼殺, 收復百濟多座城池,連蘇定方都無法討平,無功而返。。
還有一說並無此事, 黑齒常之只是收攏了一些城池,與唐軍並無直接交鋒。
反正等百濟徹底被滅後,黑齒常之審時度勢,接受招撫,降了大唐。
但凡降將, 要麼首鼠兩端, 心懷叵測, 要麼忠心耿耿, 一心為唐,黑齒常之屬於後者。
歷史上的承風嶺一戰,如果不是黑齒常之拼死衝殺,夜間率敢死士襲擊吐蕃軍營, 使得蕃軍潰散, 二十萬唐軍就給李敬玄陪葬了。
這樣一位“忠勇有謀,敦信重義”的猛將, 被武則天為了維持國內統治, 冤殺逼死, 極為可惜。
而現在這個時期,黑齒常之剛剛從朝鮮半島的熊津都督府調入隴右邊境, 李彥問裴行儉要了這位猛將過來:“請都尉將蕃卒往伏俟城下驅趕,那吐谷渾偽王拒城不出, 以此耗其士氣!”
“李將軍放心,我去了!”
黑齒常之丟下一句話, 又帶頭殺入陣中,不斷分割包抄, 驅趕逃兵。
“箭來!”
李彥目光掃視,伸出左手,護在身側的彭博通, 將裝填滿箭矢的胡祿遞了過來。
胯下的獅子驄邁開四蹄,李彥彎弓搭箭。
每一箭都射向經過訓練的桂民士兵, 任由庸民恐懼逃竄,衝散陣形。
終於,當閃電般的一箭射出,高舉的旗幟晃了晃,轟然倒下。
吐蕃將領眼見大勢已去,放聲高呼:“我乃朗氏一族的朗布支,將軍饒命!”
“這名字有點耳熟……”
李彥想了想,記起來了,就是你兒子弒君啊!
從松贊干布往下算,吐蕃十一任贊普,七位死於謀殺,四位病死,其中一個病死的還臭了三年。
而這個投降朗布支的兒子朗梅色,未來是乞力徐之後的吐蕃大論,輔佐的贊普是由王妃扶持上位的赤德祖贊,娶了大唐金城公主的那位。
那位赤德祖贊也是由於推行佛教,喜歡任命信佛的臣子當官,被朗梅色和另一位大相聯合蘇毗舊族所殺,孫波茹舉兵反叛,但很快被鎮壓。
李彥最喜歡名人了,高喝道:“別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