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三年時間不長,卻幹活極重,死亡率絕對不低。

李彥對於這樣的律法,很是認可。

人販子一毀就是一個家庭,真的該死,偏偏刑期很短,犯罪成本真的太低了。

他不解的是:“什麼牙婆敢膽大包天到,擄弘農楊氏的子弟?”

沈巨源恨聲道:“恐怕那牙婆根本不知他弟弟身份,長安每年都有許多孩子被拐帶,裡面也不乏貴人家的,那些牙婆牙人都是喪盡天良!”

李彥又問道:“你仔細回憶回憶,把楊再思跟你提及他弟弟時說的話,儘可能的複述一遍。”

沈巨源捂著頭,想了好一會兒,緩緩的道:“再思的弟弟,單名一個敏字,是元宵佳節被一個牙婆騙走的,他父親四處託人,終於抓到了牙婆,但那時孩子已經被轉走了,再也沒找回來……”

李彥看向地上這個奄奄一息的刺客:“楊敏麼……”

楊再思的名字是楊綝(),綝,良善之意,取字再思。

弟弟叫楊敏,就不知後來取什麼字了。

沈巨源也看了過去:“會是他嗎?”

李彥微微搖頭:“暫時還不清楚,你還記得,楊再思提到他弟弟時,情緒如何?”

沈巨源這次回答得挺快:“這個我記得,再思為人和氣,一向很少與人紅臉,唯獨提到他弟弟時,滿腔怨念,我印象特深。”

李彥確定了一下:“你覺得他當時怨恨的是誰?”

沈巨源冷笑道:“顯然是楊氏!”

李彥瞭然:“弘農楊氏是海內名宗,他弟弟被拐走,只要長安縣衙全力緝捕,是能追回來的,那些牙婆不認得貴人,但她們背後的結社組織,卻不敢冒大不韙,結果楊再思的弟弟還是被擄走了,這其中恐有蹊蹺!”

沈巨源怒聲道:“對,就是族內之爭,連孩子都不救,這些世家內鬥起來,都是下作惡心!”

李彥道:“除了怨恨,楊再思流露過思念之色嗎?”

沈巨源想了想道:“好像沒有,這我記不清楚了,不能肯定。”

李彥又問:“那你們當時是講到什麼事情時,才聊起他弟弟的話題?”

沈巨源努力回憶了片刻,腦袋疼了起來:“這我也記不得了。”

正在這時,鳩摩羅走了進來,端著一碗藥湯:“這是我寺內轉為弟子補充元氣的湯藥,施主請用。”

沈巨源對吐蕃人沒有好感,但眼前是救命恩人,還是立刻起身道:“多謝大師!”

見他咕嘟咕嘟喝藥湯,鳩摩羅對李彥低聲道:“既然寺內無事,貧僧就回大論府了。”

這枚釘子確實重要。

之前能順利的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把贊悉若打成重傷,鳩摩羅的引路功不可沒。

不過李彥卻有許多事想要了解:“先不急,今夜雍仲本教襲擊大輪寺,贊悉若知情嗎?”

鳩摩羅搖頭道:“不知,貧僧要告辭時,他顯得意外且憤怒。”

李彥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雍仲本教如此激進,是一柄雙刃劍啊……”

鳩摩羅道:“不過近來府上多少不少人手,似乎是李施主提到的暗衛。”

李彥眉頭一揚:“暗衛多出了人手?依大師觀察,那些暗衛是屬於新卒,還是老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