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要你們助我修行!(第2/4頁)
章節報錯
楊再思苦笑:“我明經及第後,就在京中萬年縣為官,今日確實見識了……”
論環境舒適,前途遠大,京官自然可以瞧不起地方官員。
但在權力使用上,反倒是地方官員說一不二,八九品就能在地方橫行。
扶風距離長安還算近呢,韋玄貞就敢如此,可以想象那些天高皇帝遠的地方,地方一把手真是天一般的存在。
這也是為什麼皇權必須容忍高門士族,因為地方上全是這些盤根錯節的世家子弟在管理,從長安發出的政令,想要下達各州縣,就得他們配合。
政治手腕成熟的皇帝,對於士族是採取壓制態度,而非明目張膽的打壓,否則自己會動搖自己統治的根基。
眼見兩人自個兒聊上了,韋玄貞的面色在火光的晃動下,愈發顯得陰沉,但他腳下一動不動,並不離開。
李彥和楊再思對視一眼。
此事很大。
就跟崔守業聽到竇德成提及李思衝涉及江南案件,立刻就強行封口一樣。
那麼明顯的行為,一眼就能看出有問題,但如果不制止,鬧得更大。
現在韋玄貞同樣如此,他敢如此強硬,是仗著家世背景,大不了拍拍屁股,換個地方當官。
可付出如此代價,也要將寬濟拿下,可見順著這條線,能摸到大魚。
有鑑於此,李彥低聲道:“再思兄,勞煩你去拜託沈機宜,讓他帶人認真看守案犯。”
楊再思瞭然,卻又有些擔心:“元芳,你在這裡……”
李彥笑笑,取出唯識勁秘卷,就著火把的亮光看了起來:“放心,這裡光亮,我正好看看書。”
楊再思欽佩拱手,轉身離去。
李彥並非假裝,是真的看了起來,並且很快投入進去。
“一切諸法,無有實體,以我之心,識之萬相……”
前面一大篇理論知識,李彥看得似懂非懂。
好像明白了些東西,又好像啥都不知道。
但接下來的實踐練法,他就在行了。
“前五識,謂能了別外界物件的眼、耳、鼻、舌、身;”
“第六識,謂有想象、思考等統覺作用的意識;”
“第七識,謂作為潛在的自我意識的末那識;”
“第八識,謂作為前七識的根本及核心的阿賴耶識。”
唯識勁修煉的路線其實很簡單,就是先練前五識,然後開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最後趨至“唯識無境,唯識所變”的境界。
這門流派的精髓,在後世基本失傳,因為相對佛教其他教派,難度太高,無形中就被淘汰。
倒是留下了不少名詞,被大肆運用,廣為流傳。
李彥研究了一番修煉法門,心中瞭然:
“怪不得窺基大師說唯識勁不能與軍中勁力同修,確實是一動一靜兩條相反的路線。”
“百勝勁為動之極,唯識勁為靜之極。”
“不過百勝勁我只得真傳,沒有秘傳,而從唯識勁的秘傳來看,這門勁法最終大成,卻是由靜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