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死了後還能放下屠刀,我佛多麼慈悲。

這種儀式在儒家看來是很不好的,不過由於南北朝佛學大興,漸漸不可遏止,如今也成為習慣。

皇室中人的喪禮為了表現孝道,那規模更是宏大至極。

於是乎,李彥等人很快也被捉了壯丁,要參與到法會的護衛中。

“唉,又打擾我練功……”

丘神績為能近距離瞻仰佛像感到喜悅,李彥則對這種打擾他帶薪練功的行為深惡痛絕。

內衛上班半個多月,得到的第一個正式任務,居然是給佛門法會當安保,就很離譜。

但沒辦法,這種事不可能推脫,很快丘英也到來,正式宣佈任務。

李彥跟著大部隊,一起去領新的工作服,很快又離開皇城,在一條條主街道上行進,模擬明日的路線。

路過太平坊時,李彥下意識的看向周國公府。

歷史上榮國夫人下葬時,武士彠贈太尉、太子太師、太原郡王,榮國夫人贈太原王妃。

棺出,所有京官及家中命婦,一起送至長安便橋。

那場面相當壯觀。

現在沒有追封,只是法會祈福,不免有種匆匆為之的味道。

李彥明白,這是害怕武敏之一案牽扯出更多舊事,武后才會匆匆讓榮國夫人下葬,保證體面。

“那老太婆為惡甚多,卻能風光大葬,真是便宜她了!”

……

李彥策馬而過,並不知道數牆之隔的內宅中,武敏之渾身顫抖,身上插著七根銀針,面前立著一位僧人。

鳩摩羅全神貫注,為這個病人施以針刺之法,原本監視武敏之的婢女早就昏倒在邊上。

沒有人會想到,這位吐蕃僧人,居然敢折返府上。

鳩摩羅自己都想不到他會回來。

實際上,如果當時就離開長安,鳩摩羅也就走了。

大唐太危險,他要回吐蕃。

但後來,鳩摩羅被明崇儼所傷,躲藏療傷後,心中反倒越來越放不下。

陰魔滋生,雜念難除。

這位小明王發現,這樣的自己一旦逃回吐蕃,以後的修為將再難進步。

因此哪怕十分危險,他也毅然決然,重新潛了回來。

周國公府前院的禁軍看守,十分鬆弛,漏洞極多。

少陽院時,李彥就評價這群人是在混日子,職守太子宮時都那麼消極,到了周國公府上更不可能嚴密。

但鳩摩羅有了警惕心後,發現暗中還有不少高手,在遙遙監視著這個地方。

正想著如何潛入,就在今早,那些隱於暗處的高手,突然撤離了大部分,只剩下寥寥幾人。

鳩摩羅把握住這個機會,潛入後院,第二次替武敏之治病。

這回,鳩摩羅一邊使用明王勁,一邊使用針刺藥理,雙管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