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門。

狄仁傑遙遙望著這座長安東門,圓臉上不禁露出一絲笑意。

通化門由於靠近大明宮,多為官方迎送,百官餞別的地方,政治地位是很高的。

以狄仁傑此時的官品,其實應該走更平民化的春明門。

不過他昨晚是在長樂驛休息的,今天趕了個早,正好順著官道一路來此,也沒必要特意繞道往南。

但還未到城門前,一直跟在身邊的狄秋就低聲道:“阿郎,前方似乎有些不太平。”

狄仁傑騎在馬上,已經看到了前面發生了何事,撫須道:“我們來得不巧。”

一隊長長的囚徒,從通化門內走了出來。

對於進京升職的官員來說,這真是不太吉利了。

狄仁傑倒也不惱,退到一側,身姿靈活的翻身下馬。

狄秋則看著這群心喪若死的犯人,被差吏一路押送,有些害怕:“阿郎,長安不比並州,我們要當心啊!”

狄仁傑摸了摸馬脖的鬃毛:“你忘了,若無閻師搭救,我也在獄中難以起復,不必杞人憂天。”

話音剛落,囚徒裡面的一人,轉身對著大明宮的方向高呼:“聖人,我柴青任千牛備身,一直忠心耿耿,從未與賀蘭逆賊同謀,冤枉!冤枉啊!”

眾人為之側目,就見身後的差吏用力一推:“快走!”

那人一個踉蹌滾倒在地,哭號著起身,跌跌撞撞往前走。

目睹這一幕,狄仁傑才輕咦一聲。

他的目光轉動,在圍觀人群裡掃視了一下,落在一位穿著打扮最得體的漢子身上,靠近了道:“請問這位郎君,這些人犯了什麼案?”

漢子聽著外地口音,本來不想回答,但側目一看青色官袍,馬上行禮道:“這位郎君,此事不好言明啊,不過這些人,是回不來長安嘍!”

狄仁傑奇怪的正是這點,大唐官員起起落落的情況還是挺正常的。

誰也不知今日的階下之囚,明日是不是又能重登天子堂,因此即便是流放,底層的差吏一般也不會過於為難。

可此時,差吏卻將這些犯官如驅趕牛馬一般,看來案件是真的非同小可。

狄仁傑謝過路人,入了通化門後,先不去皇城,而是往長安驛館,遞上驛牒。

驛館的小吏起身,帶到偏院屋前:“你們就住這裡吧,屋內溼氣較重,狄少府多擔待些。”

嘴上說著多擔待,小吏顯然沒有將區區一個外州縣尉放在眼中,很快離去。

狄秋看著屋子,皺了皺眉,趕緊進去打掃,狄仁傑則挺著個肚子,漫步而出。

等到狄秋忙忙碌碌,將屋子打掃乾淨,到了可以住人的地步,就見狄仁傑手裡端著一個杯子,走了回來。

狄仁傑道:“狄秋,辛苦你了,過來喝杯茶吧。”

狄秋吐了吐舌頭:“阿郎,我又沒病,喝什麼茶啊!”

狄仁傑笑道:“這不是藥茶,長安的寺院正流行這種茶品,味道確實不錯,你嚐嚐。”

狄秋接過來,小心翼翼的喝了一口,頓時皺起眉頭:“還是挺苦的。”

“呵呵!”

狄仁傑失笑,重新拿回杯子,也不嫌棄,慢慢品茶。

狄秋道:“阿郎,現在時日還早,我們為什麼不去皇城述職?聽說內衛權柄很大,得聖人所重,阿郎一旦領了內衛之職,那驛館小吏,肯定就不會給我們安排這等住所了。”

在幷州之時,狄仁傑是縣尉,分押法曹,雖說不是什麼大官,但由於斷案准確,從無冤錯,一向得上下尊重。

此時一來長安,就碰了個軟釘子,讓狄秋有點憋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