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吐蕃大使密室被殺案》(第2/3頁)
章節報錯
裴思彤道:“仵作!過來驗屍!”
衙門行列內的林仵作,立刻上前。
眾人嫌惡的散開,林仵作不以為意,先捏了捏屍體,開口道:“僵硬不舒,死去多時。”
然後用兩指把刀柄緊夾,慢慢往外一提,噗的一聲拔出短刃,仔細觀察後道:“兇器刃上除血跡以外,還著有一層水色的漬痕,疑似致死毒藥。”
說著,他又拿出一根銀尺,把屍體的牙關用力撬開,仔細觀察舌頭唇齒:“舌著浮苔,有中毒跡象,喉間刀傷導致大出血,則是致命處。”
顯然,吐蕃正使念曾古的死亡,是兇器刺入頸動脈,一下子大出血死亡。
但兇手為了必殺,還早早在兇器上塗了毒,就算他避過了要害,只要被割傷,下場還是一個死字。
“這是有預謀的刺殺,不是倉促為之!”
內衛中,丘英、李彥和蕭翎互視一眼,神情都有些異樣。
在收到訊息的時候,他們立刻想到了麗孃的殺人預告。
麗娘預言,最近涼州將有一位尊貴的人物被殺害,他們本以為是大唐的人。
沒料到如今死的竟然是吐蕃大使,這到底是巧合,還是苦肉計?
“最遲見到念正使的人是誰?”
林仵作的驗屍過程十分細緻,還在反覆檢視,不放過一絲細節,裴思簡則開始詢問案件前後的經過。
“是你們唐人,一個叫丘神績的衛士,他說有歹人在策劃兇案,自願保護大使,卻又不肯透露訊息來源。”
勃倫贊刃冷笑:“我看他就是幫兇,用這個藉口接近正使,還能洗刷自身嫌疑,可恨我昨日怎麼沒看出來!”
丘英暗道不妙。
這個侄子居然是最後一個見到大使的人?
正如勃倫贊刃所說,就算提前示警了又怎麼樣,焉知你不是為了洗刷嫌疑,故作姿態?
裴思簡不為所動,反問道:“你又如何能斷言,丘神績是最後一個見到大使的?”
勃倫贊刃道:“到了子時(晚上十一點至凌晨一點),我們都已入睡,只有丘神績守在上廳,說要加班,不是他又是誰?”
李彥嘴角微不可查的揚了揚,硬生生憋住。
蠢貨,內卷也要分場合的啊!
裴思簡則立刻看向林仵作:“念正使具體的死亡時間,可以縮減到子時之後嗎?”
林仵作起身稟告:“回都督的話,死亡時間無法準確判斷,只能是昨晚。”
李彥暗暗點頭。
這位仵作還是很靠譜的。
現代人都知道,可以用屍僵來大致判斷死亡時間,因為人死亡後一段時間,肌肉逐漸變得強硬僵直,輕度收縮,以致於各個關節固定,身體自然就僵硬了。
這種屍僵,在死後10分鐘至7小時中開始出現,經過24到48小時開始緩解,3到7天完全緩解。
不過實際上,屍僵的出現與消失,受環境溫度、死者的肌肉發達程度和死因等各種因素影響,就算是再高明的法醫,都只能大致推斷,那還得藉助各種高科技儀器。
到了醫學不發達的古代,一切全靠經驗學,根據屍體僵硬程度推測死亡時間,就變得更模糊。
林仵作判斷念曾古在昨夜死亡是正確的,但一晚上是很模糊的概念,具體到哪個時辰,就沒辦法了。
他用這個時代的理論知識解釋了一遍,吐蕃一方聽了後半信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