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霄成想要“功勳還債”,所需要的功勳數量便不可能低,而以七寶國目前的情況,明顯沒有大量掙得功勳的可能。

打仗就是要以戰績說話,七寶國這邊僵持的小打小鬧,自然無法打出什麼亮眼的戰績,甚至基礎的出兵功勳都很少。

所以雲霄成得儘快趕往其他比較大型的戰區,不過眼下七寶國倒是迎來了大賺功勳的機會,那便是將周邊的包圍網破除,也是收復失地。

七寶國本土,因為內部自給自足,並且七塊寶地已經難以管理,以及內部勢力平衡問題,所以沒有向外擴張的想法,被周邊國家衝擊防線多年,也不是沒有勝利打回去的戰績,但卻沒有能力接管打回來的地區,於是形成了比起開疆擴土,更傾向守成的思想。

但聯盟派來的支援可不這麼想,時空殿在外的包圍網一直讓他們如鯁在喉,他們覺得與其被動防守,不如主動出擊,將周邊勢力全部打散才好。

而且現在情勢不同了,七寶國的戰爭已經不是之前的護國戰,而是對抗戰,所求的不再只是護好自己,而是儘可能地消滅對手的戰力。

打破包圍網,也好讓聯盟集中兵力。

七寶國並不需要再考慮擊敗對方後要如何接管領土的問題,他們只需要思考如何打敗對手。

而打破周邊包圍網所帶來的,除了區域性戰役勝利和消滅時空殿數支部隊這兩個淺顯的戰績之外,收復時空殿佔據領土、處理聯盟叛軍、緩解戰區後方壓力,這些也都是實打實的戰績,能獲得不菲的功勳。

聯盟所屬部隊將打破包圍網的重要性、好處以及完成的可能性與七寶國所屬商議後,七寶國稍作考慮便同意了計劃。

七寶國目前的戰力與周圍包圍的戰力大致勢均力敵,正常來看,維持僵持不冒進才是最令人放心的。

但覺得不該如此僵持的聯盟軍在經過思考後,發現了一個盲點,那就是時空殿作為攻擊方,七寶國作為守備方,維持勢均力敵的有一部分原因在於兩方人員戰力差距不大,還有部分原因,就是一方有強大的進攻能力:攻城器械,另一方有穩固的後方:最終防線。

乍一看好像是廢話,但仔細想想,兩軍對壘,穩固的後方防線其實可以說是必須的,可時空殿的包圍網並沒有類似最終防線城那樣的固守設施,換言之,他們只能攻,不能守。

雖然某種程度上來說,攻擊就是最好的防守,但沒有城牆保衛的時空殿軍,想要攪亂陣型卻也是非常容易的。

兩軍對壘,一方亂了陣型,還沒有後方保底……想也知道結果。

這便是突破包圍網的可能性,也是為數不多的機會。

包圍網的前身,七寶國周邊那幾個國家,一直以來都是進攻方,七寶國反攻也沒法佔領他們的土地,所以沒有製造類似最終防線這樣的設施,而時空殿集中掌握了幾國之後,同樣是屬於進攻方,並且沒想到七寶國那麼難啃,所以也沒有想過防守的問題,他們支援的器械都全是攻城的。

但現在沒想到不代表之後還想不到,若時空殿也反應過來建立防線,那七寶國局勢真就徹底僵持住了,這對聯盟來說絕不是個好訊息。

七寶國所在的西南區域就算再偏遠落後那也是聯盟腹地,比星族那塊區域涉入的程度還深,如鯁在喉聯盟不可能無視,而且七寶國本身依然可能帶有輿論風波,有機會徹底解決這裡問題的話,聯盟肯定要抓住。

七寶國也贊成讓周邊安穩下來,雖然對安穩有著必要要求的國民都不在國內了,而且短期內應該是也不會回來。

好不容易才在外安頓好,又讓他們趕回來?而且他們離開的方式都不正常,七寶王覺得他沒那麼大面子請求獸族這麼快就把人再運回來……還是等到聯盟與時空殿的整場戰爭結束再說吧。

況且那些國民,也有點人質的意思,算是防止人類背刺,現在就接回來有點太早了。

當然七寶王相信月輝他們的本意是好的,並且相比較時空殿的統治,他寧願國民接受墨雲的管轄,他相信墨雲的獸族不會任意奴役傷害他的國民。

說起來,隨著國民同行的那批官員來信看起來過得還不錯,墨雲沒有辜負他的信任。

所以七寶國目前處於人手極度不足的狀態,於是也拒絕了聯盟軍給的將周邊國家拿下後全部納入七寶國的好處。

而即使聯盟願意派人來幫助暫管,七寶國也沒有同意,很難說沒有過去教訓帶來的心理陰影原因。

而目標定下了,接下來就需要更加詳細的計劃,以及計劃的相關執行人。

高階戰力層次,王級以及帝級以上,他們的任務基本不變,就是與敵方的高階戰力互相牽制,不過還加了一條,不讓對手王級以上與戰陣形成呼應,因為聯盟方缺少時空殿的那種攻城器械,進攻能力較弱,任由敵方王級存在率領戰陣,會使進攻難度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