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尋味1893(第2/3頁)
章節報錯
可是一大家子對博物館沒興趣,於是就把豐田考斯特車喊來,接上眾人直奔城隍廟而去。
要說魔都的景點,多數都沒太大意思,這個城市之所以變成旅遊城市,還是因為名號響而已。就連城隍廟這種地方,商業化後也失去了原有的味道。
到處都是小商品店、禮品店,看著古建築多,其實都是後來新造的。古早的城隍廟,也就是個小廟而已。
倒是北邊的豫園,佔地三十餘畝,始建於明代嘉靖、萬曆年間,已有四百餘年曆史,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江南古典園林,值得一逛。
逛完了,在城隍廟找了個小店,嚐了嚐忽悠外地遊客的所謂風味小吃,沒有一個好評。
什麼南翔蟹粉小籠包,本幫特色生煎包,肉餡湯糰,沒一個口味正宗的,吃得二舅差點罵街。
陸澤也是很沒轍,他明明已經勸過不要去吃,是二舅三舅他們自己非要嘗試,怪得了誰。
晚飯換了家正宗的本幫菜館,終於讓所有人吃的滿意了。
作為廚子世家,當然不會像一般人口味偏好那麼狹窄,即使是清淡的本幫菜,也依然能夠品嚐其中真味。
飯後,陸澤又帶著大家去坐船也遊黃浦江,看看兩岸的夜景,感受一下十里洋場的另一種味道。
接下來兩三天,東方明珠,金茂大廈,武康路,思南公館,朱家角古鎮,都轉了一轉。
走馬觀花一般,要不是拍了照合影留念,看了也像沒看。
平心而論,魔都這座城市生活沒問題,畢竟大城市有各種便利,但說起遊玩,屬實沒多少看頭,也就是圖個進城的新鮮感。
這天,陸澤在金茂大廈訂了餐廳,一大家子又在這裡吃飯。
逛了一圈後,眾人覺得沒啥意思了,嚷嚷著要去姑蘇、金陵、廣陵再玩一圈。
外公外婆老兩口倒沒太大勁頭兒,倒是兩個小表妹興奮得很。
還在飯桌上,助理徐立就把電話打過來了,告知外灘十八號地方已經談妥,可以去現場看看。
一聽這個好訊息,老徐家人哪還有心思吃飯。
隨意對付了兩口,就坐著車趕到了黃浦江對面,直奔外灘18號6樓,前來檢視餐廳的場地。
整個6層都空出來了,之前是有兩家餐廳。
一家是高階日料概念店,一家是法式主廚私房菜。
來魔都撈金的高檔餐廳非常多,尤其外灘這一片兒。但是能堅持下去的卻很少,新鮮感一過,生意就一落千丈。
於是外灘這兒的高檔餐廳每隔個兩三年,就會重新更換一撥。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餐飲行業就這樣,別說是高階餐廳了,就是街邊小吃店,能堅持的都很少。
真正在口味,經營,及品牌營銷各方面都有幾把刷子的餐廳,才能長久生存。
外灘十八號,整棟建築佔地面積2158平方米,建築面積10677平方米,單層使用面積也有近兩千個平方。
開餐廳,面積是足夠大了。
甚至很多時候,是兩家餐廳共用一層。
但老徐家人是沒想過和其他人共用一層這種事情。一是對自家的手藝有資訊,二是也不差那點房租錢。
“這兒不錯,景觀包廂都能隔出好幾個出來。”二舅身為老裝修工人,一到現場就開始分析起來。
三舅也點了點頭,開口說道:“嗯,面積是足夠大了,我感覺都可以放棄堂食,全做成包廂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