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大道至簡(第2/3頁)
章節報錯
未來,還可以進行全方位的多媒體管理功能開發。
集音樂下載、圖片瀏覽、影片播放等功能與一身,打造成使用者的多媒體管理中心。”傑夫·羅賓興高采烈地介紹著SoundJam MP的未來暢想。
可陸澤聽著聽著,就開始皺起了眉頭。
“BOSS,有什麼不對嗎?”比爾·金凱德擔心地問道。
陸澤沉吟片刻,開口說道:“作為一款軟體,並不是功能越多越好。那不僅會增加學習使用成本,給使用者的體驗感也像是一過亂燉,猶如大雜燴一般。”
“可是大多數軟體都是這樣做的啊?”傑夫·羅賓不解地說道。
陸澤點了點頭,也沒有直接反駁。
的確如他所說,軟體行業大多數都產品是這樣去開發的。不停地追求功能更加全面,更多地滿足使用者的各種需求。
可是有時候,客戶並不需要那麼多功能,很多功能也許一年都用不到一次、
你整合到一塊兒,不僅會讓軟體顯得很臃腫,也會讓軟體使用的時候對電腦的軟硬體有更高的要求。
就像是前世的iTunes一樣,裡面80%的功能,一般人從來都沒用過。
多數人也就是用來聽聽音樂,購買、下載、傳輸一下歌曲到iPod,僅此而已。
那麼多功能,對這些使用者來說,就猶如雞肋一般。
一款真正好的軟體,不應該貪大求全,不斷疊加各種功能。那樣反而讓使用者在使用的時候,常常電腦卡頓,甚至動不動宕機。
但現在主流的軟體公司並不這麼想,他們大多數手底下只有一款主打軟體產品,自然是恨不得把所有功能都整合上去。
包辦使用者的一切功能需求,這樣軟體的使用頻次就能增加,軟體的價格也能賣的更貴。
這種理念不能說不對,大家都是為了生存。
但實際產生的效果,卻是把使用者越推越遠,眼睜睜地看著使用者被其它更輕巧的軟體搶走。
喬幫主前世就是如此,他也不是所有的想法都是百分百正確的。
為了推銷iMac電腦,他就嘗試把iTunes打造成一個超級軟體,想著給客戶提供工作功能需求。
這點配合蘋果公司iOS系統,當然沒有太大問題,畢竟iOS系統出了名的流暢好用。在其封閉的生態之下,iTunes集合的功能再多,也不會影響多少電腦使用效率。
而喬幫主做得最狠的就是,iTunes最開始只支援iOS系統,並不支援Windows系統。
由此可見,喬幫主打造閉環生態的野心是一開始就具備了的。
可這個決策,後來已經證明是個糟糕的選擇。
因為擁有iMac的使用者非常有限,不僅導致了iTunes的下載安裝量很少,反而限制了iPod一代的銷售。
因為第一代時,iPod只能透過iTunes來傳輸檔案,而iTunes又只支援iOS系統。
這樣一來,就算消費者再喜歡iPod,也不會為了買個隨身聽,又再去購買一臺一兩千美元的iMac電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