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老天故意安排,陸澤不知道。可現在機會擺在面前,他沒道理故意錯過。

他立刻吩咐助理徐立:“快,馬上給彼得·麥迪遜下命令,這家Casady&Greene軟體公司,可以投一點錢過去。

具體投資額度,讓他自己根據市場行情操作。

&n MP」這款軟體,全部收購下來。

同時,讓Casady&Greene軟體公司把開發「SoundJam MP」的相關程式設計師,尤其是比爾·金凱德(Bill Kincaid,儘快安排來華夏出差。

這些員工,算我們借用了。

立刻,馬上去安排,必須讓彼得·麥迪遜當成十萬火急的任務。”

“好的,陸總,我現在就去打電話。”見陸澤說得著急,徐立絲毫不敢耽誤。

等過幾年,電腦上的音樂播放軟體,沒有一千也有大幾百個。

可最受使用者們喜歡,應用範圍最廣的,iTunes絕對排進前三。

雖然iTunes的普及,和蘋果公司硬體推廣的好離不開關係,但另一方面也必須承認,這款軟體有其特有的優勢。

如果對蘋果公司發展歷史熟悉的話,就會知道這家公司也是幾起幾落,並不像微軟一樣,一直很牛逼。

尤其是喬幫主一度被趕出管理層,更是讓蘋果公司失去了主心骨一般,業績跌宕起伏。

1997年,喬幫主重新被請回蘋果執掌大權,勵精圖治、研發創新,這才奠定了蘋果公司萬億市值的基礎。

可以說沒有喬幫主的這次迴歸,就沒有蘋果公司未來成為米國科技“五大巨頭”之一的神蹟。

做生意就是這樣,時機趕上就上去了,錯過機會就再無可能。

這也是為何雷布斯在離開金山軟體後,會發出“順勢而為”的唏噓感嘆。

蘋果公司正是因為喬幫主在關鍵時期踩對了風口,從此一飛沖天,在五巨頭中研發實力甚至可以和微軟、谷歌並列,躋身前三。

而這一切,既有喬幫主的眼光和格局所致,也因為冥冥之中有個看不見摸不著的力量在指引。

如果說之前管理蘋果公司,喬幫主也只能算是個知名的優秀企業家而已,那這次重回蘋果公司,則徹底鑄就了他的商業神話。

尤其是他的英年早逝,更是讓這個神話披上了一層神秘而玄幻的外衣。

剛去世那兩年,喬幫主就是全世界硬體愛好者們最崇拜的偶像之一,也是無數商界人士推崇的最高標杆。

不管是比爾蓋茨,還是巴菲特,亦或是拉里佩奇和稻盛和夫,在聲望上和喬幫主都無法相提並論。

而這一切的伊始,都要從「SoundJam MP」這款軟體開始。

雖然喬幫主在幾年以後,憑藉著一款款“i”系列產品封神,但此時此刻他卻仍然是個為iMac銷量操心的普通職業經理人。

沒錯,就是普通職業經理人。

因為之前被趕出蘋果時,喬幫主一氣之下把蘋果公司的股票全都給拋售了。

他僅僅給自己留了一股,以作紀念而已。

如果喬幫主不重新回來帶領蘋果崛起,那拋售的決定也不算錯,畢竟這會兒的蘋果公司拉胯得很。

可偏偏他回來了,還讓蘋果再次起飛,而且還是一飛沖天,那喬幫主之前的拋售行為就成了他一生中最後悔的事情之一。

畢竟他拋售掉的那些股票放到後來,再加上他其它的財產,足以讓他成為世界首富。

可惜世上沒有後悔藥可吃,這會兒的喬幫主不僅是個職業經理人,而且還是個過渡期的“iCEO”。

此刻擺在他面前的,就是iMac銷量不佳的問題。

所以過段時間,他才突發奇想,想為蘋果的iMac電腦,開發一款音樂播放軟體,給使用者以更好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