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璋沒答應跳槽過來,陸澤是既惋惜又慶幸。

沒辦法,對方就是這樣一個讓人很是糾結的人。

作為產品經理,黃璋無疑是非常優秀的。“偏執狂”的性格,讓他對產品精益求精、追求極致。

尤其是進入手機行業後,更是以專注、偏執、吹毛求疵乃至瘋狂這樣另類的方式聞名。

在偏執方面,黃璋甚至比喬布斯還要“出名”。

前世在2005年修建魅族珠海辦公樓時,食堂的地板被砸了三次,只因為他不滿意。

這種偏執在做產品方面是優勢,但在做生意、做企業方面,反倒是一種劣勢和阻礙。

黃璋這位偏執狂人,在把愛琴公司帶向成功之後,也因為在產品方面和大股東產生了巨大的理念衝突。

當時股東希望採用加大廣告宣傳的手段來提高銷量,但黃章卻堅持把中心放在提升沉產品質量上,靠卓越的產品吸引消費者,在與股東的衝突無法調節的情況下,黃崢最終選擇了離開愛琴公司。

其實這二者原本並不衝突,完全可以適當並行,可惜成功後的黃璋不再是個能輕易妥協的人,在他看來愛琴公司只需要一個聲音。

離開愛琴後,黃璋就建立了魅族,可他卻變得更為偏執,甚至有時候都聽不進他人的建議。

這種偏執,甚至影響了他的正常判斷。

2004年,IDG託人找黃璋與魅族談投資合作,可是雙方一點也沒有交集,還沒開談便無疾而終,因為他偏執地認為風險投資公司都是投機分子。

可就是這樣一個偏執狂,在2007年1月iPhone橫空出世後,趕在摩托羅拉和諾基亞之前,跌跌撞撞費了兩年時間做出來了第一部國產智慧手機魅族M8。

“世界上只有兩家網際網路手機公司:一是蘋果,一是魅族。”

這是當年全網吹爆了黃璋的一句話,也是國內科技圈給他的最高平價。

因為魅族M8是當時最具實力可以“挑戰”蘋果的手機,其工業設計是最接近蘋果的,功能上和蘋果也不差,但價格上比蘋果便宜很多。

所以,魅族M8在2009年推出就表現不俗。兩個月內銷量達到10萬臺,第五個月銷售額直達5億元。

就連雷布斯也買了一臺魅族M8,愛不釋手,吃飯時候經常掏出來介紹魅族M8和智慧手機的優勢,他那時候還沒想到做小米。

後來,在金山奮鬥了16年的雷布斯於金山上市後辭去CEO,想要切換賽道。

作為一個電子發燒友和中年極客,他從iPhone上市看到了一個偉大的風口開啟,於是也想殺進智慧手機領域。

雷布斯性格很穩,他覺得從零開始搞硬體太難了,風險太大,所以他透過關係找到魅族的黃璋,希望透過投資入股,傳統企業+網際網路結合,一舉打造出華夏的蘋果公司。

雷布斯提出投資方案,魅族估值10億,他投30%,並拿出5%的股權給林斌。

這位林斌正是雷布斯的合夥人,Google華夏工程研究院的副院長。

黃璋估計是覺得沒必要,談判一時陷入僵局。

對此後來很多自媒體都說是黃璋心態不開放,不捨得稀釋股權,但黃璋自己卻認定雷布斯的投資有“圈套”,會奪去他對魅族的控制權。

同為工作狂的兩個人,一見如故,原本應該是惺惺相惜,共同的愛好,相似的工作拼命風格,讓他們有很多共同話題。

可惜事與願違,雷布斯不可能給一個傳統工廠老闆打工,而黃璋更驕傲,對他來說魅族只能有一個老闆,那就是他自己。

這筆投資從一開始就註定是不會達成的,或許雷布斯都也發現了黃璋極為偏執的一面。

對產品偏執還責罷了,如果對生意也極度偏執,肯定會不利於企業的發展。

或許這才是雷布斯放棄投資魅族,轉而建立小米的根本原因。

後來得知雷布斯另起爐灶,揹著自己煮了一鍋小米粥,黃璋勃然大怒,在網上公開批判雷布斯打著投資的名義,卻竊取了魅族的商業機密。

二人從朋友到競爭對手,一時反目成仇,不禁讓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