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春不晚(第1/3頁)
章節報錯
烏鎮位於兩省交界,地處湖流域的沖積平原,地勢平坦、湖沼水系眾多。
人們還開鑿出許多運河,作為南北大動脈的京杭大運河,便從烏鎮的西側流過。
作為千年古鎮,富裕的小鎮居民通常都是臨水構屋。
房屋多為一二層,精巧宜人。
或是青瓦為頂、木板為壁;或是粉牆黛瓦,簡潔雅緻。
為增加利用空間,烏鎮人還會將房舍的一部分架設於河上,下面用圓木樁或石柱打入河床中,人稱“水閣”。
水閣三面臨水,有的下方還可以停放小船,一眼望去,清漣的河水上水閣錯落有致。
好一幅真正的“人家盡枕河”畫卷。
古樸的街道依水前行,遇水則搭橋而過,最多時鎮上的橋樑多達120座,可謂百步一橋。
這些小橋風格各異,包括單孔拱橋、三孔拱橋、折橋、平橋等。
最引人矚目的是並列而設、上覆挑廊的兩座相同石橋,名為逢源雙橋,喻意左右逢源。
搖櫓船兒輕舟逐浪,穿橋過岸、水聲不絕。
水街相依、橋屋相連,家家面水、戶戶枕河。
小橋、流水、人家三大元素相互組合,好一幅水墨長卷的詩畫美景,將江南水鄉的氣質展現得淋漓盡致。
陸澤和林幽幽花了十塊錢,搭上了一艘小船,順著小河慢悠悠地遊轉。
望著岸蜿蜒的路面遠遠延伸,兩側木質鋪面和磚質牆體交替呈現,街巷空間尺度適宜。
一排排水閣枕水而居,陳年的門窗都是按古法用桐油刷的漆,充滿了歲月留下的痕跡。
正值早春時節,貼心的廊棚撒滿陽光。
馬頭牆層層疊疊中間還點綴著綠樹鮮花,彷彿正印證著那句詩: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
“這裡真美,如果老了,能在這種地方生活,一定很好呢。”林幽幽突然發出了一聲感嘆。
因為她剛剛看到了一對古鎮的老人,攜手漫步在河邊。
老夫老妻相濡以沫,那平凡而溫馨的畫面,總是會觸動人心中最柔軟的地方。
林幽幽幻想著自己和陸澤,也能有這麼一天。
就像歌曲《最浪漫的事》裡唱的,一起慢慢變老,拿著記錄點點滴滴歡笑的照片,坐在搖椅上慢慢回憶慢慢聊。
可惜陸澤完全沒有get到意思,大煞風景地回道:“還是別了吧,這裡過幾年商業大開發,人滿為患,一刻也不得安寧。”
林幽幽不以為意,彷彿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又扭頭看向了更幽遠的平靜。
坐完小船,二人有沿著河邊往回走,近距離感受烏鎮的氛圍。
他們就像小鎮居民一樣,也不急也不趕。走上一段,發現好玩的有趣的,又停下來看看。
林幽幽拿著徠卡相機,拍了很多素材,有幾張照片,完全可以在裡面當配圖用。
趁陸澤沒注意時,還偷偷給他拍了幾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