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陸澤的話,江雲生迷糊了。

要說食品企業建廠都好理解,可餐飲企業建廠,反正他是沒怎麼聽說過。

“小陸啊,叔叔雖然不懂做生意,但企業型別還是明白的。這餐飲企業開店很正常,開廠?是不是逗江叔叔開心呢?”江雲生耐心地問道。

陸澤笑了笑,無奈解釋起來:“江叔叔,做生意不是一成不變的。餐飲做的好,也可以多元化經營,這並不矛盾。”

只能說這會兒網際網路還不發達,商業節目也太少,老乾媽的傳奇故事也沒有那麼出名。

否則,江雲生肯定問不出這種問題。畢竟老乾媽也是幹餐飲店起家,後來在店裡賣辣醬,發現辣醬很暢銷,然後才想著辦廠生產辣醬,銷遍全國的。

“你說真的?那打算辦什麼廠?包子廠?”江雲生第一反應就先想到了包子。

陸澤搖了搖頭,沒有繼續賣關子,直接回道:“不是包子廠,而是米粉廠。”

“米粉廠?咱們江右省生產米粉的工廠可不缺,就連小作坊都有不少,這生意能行?”江雲生擔心的問到。

陸澤繼續解釋道:“江叔叔,您說的是粗加工的米粉廠,他們的產品只是米粉這種食材而已。

而我想辦的廠,可不是這麼簡單,我打算生產方便米粉。”

“方便米粉?你是指和泡麵一樣的產品?”江雲生瞬間反應了過來。

陸澤肯定地回道:“沒錯,就是像泡麵一樣,可以即泡速食的方便食品。”

粉這玩意兒,其實不止是江右省有,南方各省基本都有類似的產品。

酸辣粉、螺螄粉、魚粉、河粉、粿條、老友粉、抱羅粉、過橋米線等等,都是各地的特色小吃。

雖然都叫粉,但不管是口味還是食材仍有少許區別。

多數粉的原材料主要是大米,少數還會佐以其它原材料,不過仍然是以大米為主,所以被稱為米粉.

有的粉則是由紅薯或馬鈴薯為原材料製成的,通常稱為薯粉。

各地的粉雖然原材料類似,但成分比例、粉條形狀粗細、口感味道卻大有區別。

加上各地的飲食習慣和烹飪文化差異,每個地方的粉都有自己的特色。

但美食這種事情,始終秉承著一個規律,那就是味好可破。

只要味道足夠好,就能破解各地飲食文化的差異,征服全國各地的美食愛好者們。

這點,其實從老壇酸菜面這個產品成為泡麵中最暢銷的口味就能略知一二。

康師傅和統一分別於1992年和1993年推出了泡麵產品,但康師傅憑藉經典的“紅燒牛肉麵”一路領先,統一的銷量一直屈居康師傅之後。

到2006年,統一泡麵江城分公司試著從統一蜀都分公司引進了老壇酸菜牛肉麵後,泡麵銷量竟然出現了30%以上的增速。

有鑑於此,統一決定將這款原本只在川蜀推出的區域性產品推向全國,並一舉暢銷。

老壇酸菜在統一的發展歷史上,尤其是在康、統這兩家臺資食品企業長達二十多年的纏鬥中,可以說是扭轉乾坤的一款產品。

此後各品牌紛紛引入同類產品,使得老壇酸菜面成為了泡麵口味中獨佔鰲頭的產品。

由此可見,味好可破這條規律絕非說說而已。

只要好吃,就絕對能打破地理空間的距離,客服飲食文化的差異,讓各地的食客們追捧不已。

同樣的案例,還有山城酸辣粉和柳城螺螄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