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算你狠(第1/3頁)
章節報錯
陸澤花了一下午時間,才把【拾光文創】的建廠及打造產品生態的規劃寫完。
除了自己建制筆廠之外,其餘的創意產品也需要有穩定的供應鏈保證。
但有不能每一個產品都自己建工廠去生產,那最好的辦法就是打造產品生態,讓一些優質工廠和【拾光文創】形成更穩定的利益鏈。
要實現這點,只需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像投資晨光文具一樣,投資一些優質工廠。
尤其是已經和【拾光文創】有了穩定合作的那些工廠,如果經過考核能夠達到要求,投資參股或控股這些工廠,就可以為公司構建超強的產品供應鏈矩陣。
不過也不可能什麼產品工廠都投,必須是有核心競爭力的廠子才值得這麼去做。
要麼是和中性筆芯一樣,產品有點技術門檻,要麼是工廠的設計開發能力很強。
總之就一句話:寧缺毋濫、只求精品。
這招其實前世的雷布斯打造米家生態時也用過,非常好使。
隔天,陸澤又開了個小會,把打造產品生態的戰略和長毛、李燕琳以及張懄都安排了下去。
每家工廠投資也不用多,一兩百萬足矣。
但投資工廠有個底線,就是必須有控制權,如果拿不到51%的股份,也至少要獲得34%股份的決策參與權底線,否則寧願不投。
有【拾光文創】和【拾光優選】這兩塊大招牌在,相信工廠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要是想學晨光的陳瑚雄拒絕投資,那就別怪陸澤把他們踢出公司的供應商名單。
商業就是這麼殘酷,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
讓長毛和李燕琳一起負責,成立一個投資考察小組,先對工廠做前期調研。
如果工廠達標再上會討論,他這個老闆最後再拍板,投還是不投。
安排好這些事情,陸澤不得不把重心挪回校園生活中去。畢竟他再怎麼浪,也不得不面對期末考試。
東海大學的教學安排不一樣,一年有3個學期,每個學期上10周課,上完接著就是連續兩週的考試周,節奏不是一般的緊。
別的學校一年只要考兩回,東海大學的學生一年要經歷三次考試周的折磨。
不過也有好處,就是每次考試周的科目不多,複習壓力沒有那麼大。
尤其像文學院的各專業,哪怕平常不好好學習,臨考前突擊複習一下也很容易考過,掛科的機率並不高。
不過,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臨陣磨槍,總有那麼些馬失前蹄的大冤種,成為老師手底下的獻祭品。
B321大教室,考前的最後一次課,上的是《人文經典與文化傳承》,這是文學院所有學生必修的通識課程。
大一除了公共基礎課,就是通識課程,等大二才會開始學習一些專業課程。
東海大學雖然學風一般,但考試可是很嚴格的。
而且對於學生上課點名,如果被抓缺勤三次的情況,老師有權直接讓你掛科。
要不是室友們打掩護,陸澤這學期起碼要涼好幾門課。
最後一天課,他能重返教室,真是閃瞎了同學們的狗眼。文學院三個班的同學們,誰不知道他這個經常翹課的狠人啊。
課間休息,陸澤剛打算找個女同學借一下筆記去影印一下,結果俞南馨就走到了面前。
“班長,這學期你都缺了多少課了,考試還想不想過了?”
話聽著像是埋怨,其實語氣盡顯關心。
“廢話,誰沒病會想掛科?我這不是打算找人借個筆記去影印一下麼。”陸澤沒好氣地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