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澤說這話,也沒刻意壓低聲音,渾不在意周邊人是不是都能聽到。

他是不在意,卻把周圍一圈同學聽得樂翻了天。

一眾女生們,也扭頭看著王悅然,嬉笑不已。

王悅然被周圍一眾同學們笑話,頓時羞憤難當, 立刻反駁道:“你說誰兇呢?我什麼時候兇你了?”

只是那嗓門瞬間大了起來,尤其臉上的表情,大有一言不合就開哭的樣子。

“副班長,你別一天天盯著我行麼。回頭又給你惹哭了,我可真沒轍。”陸澤無奈回道,他可不想再招惹這個丫頭。

王悅然頓時扭過頭去,強忍著不讓自己再被陸澤氣哭:“哼...”

這會兒,坐後排的文藝委員俞南馨打抱不平了:“班長,你有點男士風度好不好,老欺負我們悅然幹嘛,也不知道讓著點。”

“嘿,還講不講理?明明是她老招我的。”陸澤感覺自己很無辜。

俞南馨笑著回道:“呵呵,誰讓你老當甩手掌櫃的,班上的事情都是悅然在替你管著呢。”

“行,是我不對,一會兒到地方了我買好吃的給副班長賠罪。”陸澤自知理虧,班上的事情他確實沒怎麼管,就連輔導員都沒去見過幾次。

王悅然一聽,扭過頭來傲嬌地回道:“誰稀罕你買好吃的。”

“我稀罕,我稀罕,悅然不吃,班長你多買點給我吃。”陸澤還沒回, 前排的楊若若就急著搶道。

她這話,又引得眾人哈哈大笑。

一場班長把副班長欺負哭的惡俗情節, 也在楊若若的摻和下安然化解了。

從東海大學新校區,去魯迅公園那邊, 要換三趟公交車, 路上總共要花一個半小時之多。

可見魔都這樣的大都市在地鐵不發達的時候,是何等的不方便。

等到了目的地多倫路文化街,原本坐車累了的同學們立刻就恢復了勁頭。

多倫路,原名竇樂安路,始築於清宣統三年,是東海的一條休閒文化街,動靜相間一里有餘,街短而窄,路曲且幽。

這裡的路面用石塊鋪成,路兩邊的各式洋樓塗飾一新,門面洞開,皆為雅商,字畫,古董,紅木器具,一路列過去,甚是風雅。這幾年修葺翻新後, 再現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滬上的人文風情。

諸多彪炳史冊的文化名人如魯迅、瞿秋白、葉聖陶、柔石、茅盾等都曾在這裡聚首、吶喊、戰鬥。

華夏左翼作家聯盟、中華藝大、東海藝術劇社、公啡咖啡館這些都曾是他們的戰場。

一個多世紀以來,多倫路及周邊的幾條馬路,從一個側面集中顯現了了這個歷史印跡和文化縮影。

沿街二十餘幢公館、洋房建築特色鮮明, 歷史價值深厚,其樣式包括英、法、日、荷、西班牙、***、中西合璧等,僅市級保護建築就有三幢。

它們與周邊山陰路、溧陽路、甜愛路一帶的特色建築一起被東海市確定為近代城市歷史風貌保護區”,成為海派建築的“露天博物館”。

來到這裡,瞬間就好像穿越回了民國那段人才輩出的黃金時代,路邊那些栩栩如生的街頭銅像向你描繪著當時文人的風采,那些故居遺址向你講述著那個時代的故事。

頃刻間,就感受到厚重的歷史印跡和積澱的文化縮影。

大家都是文學院的學生,不管男生女生,都紛紛沉浸在這條小路濃厚的文化氣息之中。

同學們皆是輕聲細語,生怕打擾到多倫路深厚文化底蘊所營造出的片刻寧靜。

陽光明媚,秋高氣爽,漫遊在這樣一條歷史氣息濃厚的小路上,整顆心都彷彿接受了文化的洗禮。光是這點就讓生活委員楊若若,得到了很多同學們的誇讚。

沿著多倫路往北走,走到盡頭右拐至下一個路口,就是到了甜愛路。

這條被譽為魔都“最浪漫”的道路,路口處設定了一隻特別的愛情郵筒(愛心郵筒),從這座愛心郵筒投出的每一封信函,都將被蓋上一枚英文愛的郵戳,讓收件人透過這個郵戳感受一份愛心與浪漫,留作永久的紀念和收藏。

郵筒、郵戳,和道路兩側由28首中外著名愛情詩篇組成的“愛情牆”,讓這條浪漫之路煥發出新的甜蜜氣息。

甜愛路兩邊多有圍牆,抵擋了視線,於是又增添了幾分神秘。

其獨有的寂靜和舒緩的情調浸透其間,真可謂是一個戀人甜蜜擁吻的好去處。

這條文藝氣息濃厚的小路,受到了所有女生們的一致追捧。

這會兒大家是沒拍照手機,不然絕對會跑到愛情郵筒前打卡、拍照、曬圈。

男生們就還好,如果沒有這個愛情郵筒,也只當是條普通的幽靜小路而已。

沿著小路就這樣隨意逛著,沸騰的青春都頃刻間慢了下來。

看著這樣一條在接下來的網際網路時代受無數人追捧的網紅路,過幾年也一樣變得無人問津,陸澤也是感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