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寢室,喊上室友一起吃了晚飯,在學校溜達了一圈,散步消消食。

再次回到寢室,陸澤拒絕了室友打牌的提議,一個人拿出筆和本子,繼續完善他的火鍋店計劃。

之前已經寫得七七八八了, 只差一些細節還未填上。

劉敏他們就要來了,趙勇強去塞北尋找羊肉廠家供應資源也有了眉目,開火鍋店的籌備工作,必須要立刻提上日程。

在魔都開火鍋店,陸澤心中早有定計。

開火鍋店跟開包子店、米粉店不一樣。雖然都屬於餐飲行業,但是經營方式、經營理念卻差了十萬八千里。

首先,從門店選址來說, 火鍋店和包子店、米粉店就非常不同。

包子店、米粉店選址, 距離社群越近越好,而火鍋店,則必須開在熱門商圈位置,因為那裡的人流量最大。

火鍋的消費頻次,總歸是不如包子、米粉等小吃高,所以需要更大的客戶人流基數,才能維持最好的生意狀態。

理想的開店選址位,當然是商場了。可這年頭的商場,個個都是大爺,並沒有那麼好進。

如今沒有電商,商場是最大的購物聚集地,無論什麼商場,人流都不會差。因此就導致了,哪怕再爛的商場,招商人員一個個都鼻孔朝天,極度傲慢。

一個新品牌想進商場, 就必須忍受他們的鄙視、嘲諷、刁難, 以及漫天要價地索要好處費。

但如果是大品牌、知名度響亮的品牌,那他們態度便完全不一樣了。個個都跟孫子似的求著你去,甚至還會許諾幾年免租,裝修費由他們出這種跪舔政策。

商場之所以這麼做,就是因為商場要依靠大品牌撐人氣、吸引人流,然後去收割小品牌的租金、押金以及不計入公賬的進場費、好處費。

在陸澤前世,魔都一些人氣較旺的美食商場,去招商部沒有一百萬現金端到人家辦公桌上,談都不跟你談。

這一百萬,就是他們的好處費,租金、押金、進場費另算。不接受討價還價,愛租不租。

商業地產在華夏就是一個巨大的財富黑洞,吸引了無數的資金流入,否則又怎會造出那麼多的超級富豪呢。

所以,這次陸澤並沒有打算一步到位就進商場開店。

前世他做餐飲創業時,也是選擇了這樣的開局。

深諳商場潛規則,明白他們有多無恥的陸澤,很清楚小品牌硬擠進商場就是妥妥的上門韭菜。不僅會被無理刁難,還申訴無門。

不如退而求其次,在次一級的熱門商圈, 找一家人流旺鋪的社群門店, 先做幾家樣板店出來。

只要門店火了,人氣足夠旺,那時再把商場領導喊到店裡來談入駐,比什麼方法都好使。本質上,這也是小品牌的無奈之舉。

儘管陸澤現在不缺錢,完全有實力直接在人氣最旺的商場開店,但他可不想做冤大頭。

穩中求進,一步一個腳印,才是對品牌而言最好的發展方式。

根據魔都的城市規模,哪怕是開出二三十家連鎖店,都毫無問題。可按照陸澤的計劃,他並不打算一下就開那麼多。

而是決定先做出一兩家樣板店,然後再去跟商場討價還價。免租、裝修費補貼,到時候都可以談。

商場店仍是有必要的,而且最好是在知名的大商場開店,那對火鍋店品牌來說,更有加持作用。

做商業地產的這幫傢伙都是勢利眼,要是在一個小商場開店,人家都不拿正眼瞧你;換了在高階商場開店的品牌,去哪兒談招商入駐,人家都會客客氣氣。

陸澤的想法,商場店要麼不開,要開就開去人氣夠旺的高階商場。

眼下開火鍋店,肯定都是做平價火鍋為主,走親民路線。

像海底撈、巴奴等高階品質的火鍋店,在這個年代,註定了沒辦法快速連鎖化,畢竟老百姓的消費實力擺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