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陳薇一頭霧水,陸澤反應過來,自己又開始提前劇透了。

不過,陳薇的疑惑他非常能理解。畢竟這年頭各電視臺的美食節目,還停留在請廚子到直播間做菜的階段。

有位姓劉的半光頭主持人,就憑藉著一張巧嘴、過得去的廚藝、特立獨行的主持風格,在央視的《天天飲食》欄目中走紅。

所以,陳薇對陸澤說的美食探秘類節目一無所知。

可是陸澤很清楚,美食探秘類節目,對老百姓來說有多大的吸引力。

燕京衛視的《美食地圖》、魔都星尚頻道的《人氣美食》、江淮衛視的《美食來了》等節目,在網際網路不發達的年代,那都是收視率極高的王牌節目。

更不用說到了網際網路時代,《舌尖上的中國》、《早餐中國》、《人生一串》、《十二道鋒味》等點選量、觀看量徹底爆表的王牌美食節目。

華夏老百姓對於美食的熱愛,那是滲透到了骨子裡面。

哪怕其它方面很摳門,但是在吃上那叫一個捨得花。要不陸澤前世那麼多的美食網紅店,會排隊排幾個小時呢。

美食節目中,最受大眾喜歡的就是探店節目。

在短影片時代,探店甚至成為了一種職業。無數美食博主、過氣大廚,紛紛化身探店達人,穿街走巷地為大家拍攝美食的短影片。

這些探店短影片,流量異常的高,分分鐘就能為博主們積攢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人氣。

甚至有女裝大佬做美食探店,短短兩三年,就成為了擁有三千多萬粉絲的頭部網紅博主。

可見美食探店的內容,對大眾的吸引力是長久不息的。

這才是陸澤敢號稱不用花錢,就能做電視宣傳的底氣所在。

沒錯,他就是想做點資源整合。

所謂的資源整合,就是我有什麼你有什麼,大家整合一下,相互置換後,達成雙贏的局面。

陸澤有網紅包子店,有好點子,而陳薇有背景,有職業上的發展需要,二人就有了資源整合的基礎,容易達成合作。

對於陳薇的不解,陸澤耐心解釋道:“沒錯,就是美食探秘。

現在各大電視臺的美食節目,要不就是請廚子在直播間教做菜,要麼就是廚藝比拼,一點意思都沒有。

那些東西,離老百姓太遠。

大部分人的廚藝,其實都不咋滴,他們壓根就不想知道菜是怎麼做出來的。

不如做個街頭美食探秘的節目,反而會非常有人氣。”

“陸總,趕緊,這街頭美食探秘的節目,您給詳細說說。”陳薇一聽,立馬來了興趣。

為了更快地為【絕味包子】做宣傳,陸澤也不賣關子:“老百姓最喜聞樂見的就是自己吃的起,有很快能吃的到的美食。

你請廚子教做菜,大家廚藝不行,最起碼也要摸索幾次才能學會。

廚藝比拼就更沒勁了,比的都是大廚才能搞定的大菜。老百姓壓根就吃不到嘴裡。

反而是走街串巷,在街頭進行美食探店的節目,會更吸引人。

今天這裡新開了一家人氣包子店,明天那裡有一家開了十幾年的蒼蠅館子,後天又有一個暴脾氣的老闆,一天只賣100份的獨門手藝小吃。

節目中的美食都是老百姓們隨時可以過去嘗一嚐鮮的,這樣的節目才有看點。

這種節目,除了新聞聯播和熱播電視劇外,絕對是臺裡收視率前幾的王牌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