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起來了,你是淘客上那個‘道長林正乾’吧?”

董輝說著便拿出手機來,翻找被他儲存下來的幾段短影片。

林掙前幾天上傳的幾段影片他都反覆研究過,否則也不會萌生出要自己拍一段的想法。只是之前他的關注點都放在了拍攝手法上,並非影片裡那長髮飄飄的“文藝青年”,所以沒在第一時間就認出來。

誰能想到,那個一直被自己推崇的“幕後高手”,原來就是影片裡的主角本人呢?

“嘿,果然就是你!”

待仔細對比某人的“無碼”正臉,董輝便一改之前的高冷麵孔,把長髮撩到耳邊,自來熟的湊近道:“哎,你這段影片裡時機位是怎麼安排的,給我講講唄?”

“這個呀,簡單,等回頭我給你講,咱們先幹活吧!”

“對對,幹活幹活!我幫你盯著畫面,咱們搞快點!”

導演都開始熱情,其他人自然不敢再甩臉色,一路小跑而動。

唐天宇結束通話電話回來的時候,第二條已經拍攝完畢,演員們正擠在兩位導演身後看著監視器的回放。

看著正指著監視器對林掙詢問什麼的董輝,前者鬆氣之餘,又實在不知自己此刻算是什麼心情。

欣慰?驚訝?還是暗喜?

他邀請林掙進組,本意其實就想找個能給董輝擦邊角幹活的“派遣工”。

畢竟前者有從業多年的經驗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而今屬於“無業遊民”,無根基無人脈,壓根兒不用付出什麼太高的報酬,他隨便就能打發掉。

可剛剛與一位老朋友的通話,卻叫他有些患得患失起來。

他給林掙做助理的時間並不長,當年進組的時候,就聽說過後者似乎和導演不和,經常受到排擠。而後在劇組的一些見聞,也證明了此言非虛。

原本故事隨著林掙的出事,已經畫上了句號。可沒想到,五年後,那個在暴雨夜消失在齊雲山中的男人,又溜溜達達的回來了。

剛才他那朋友,便是受人所託,幫忙打探訊息的。而從此人口中,唐天宇卻無意間吃到了個大瓜。

七年前,王曉凱因執導《大唐歌姬》斬獲金花獎最佳導演。可隨後不久,便被媒體曝出他在拍攝期間做了一次青光眼手術,恢復期足足三個月,實際執導者另有其人。

嗯,聽說那人姓林。

當然這種事放在圈裡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事後王曉凱也額外給了某人報酬。可誰也沒想到,這事兒會被媒體給曝光出去,且越描越黑。

此前並未在華語導演圈嶄露頭角的王曉凱好不容易出一次風頭,哪裡能容忍這種事情。在後續便當著記者的面大談拍攝手法,還駁斥“代拍謠言”,讓大夥認清了他的虛偽面孔。

當然林掙本人並不在意,他那時還是個剛畢業的毛頭小夥,覺得王導說的“年輕人不要貪慕虛榮,應該多鍛鍊”的話很有道理,可奈何別人不這麼想。

王曉凱就覺得,這事兒說不定就是他傳的。

從那之後,便開始處處針對林掙。有時甚至故意叫他去統籌整個劇組的大小事務,還不給他計劃表,就是為了看他出醜,好當眾訓斥他。直到林掙出事之前,他在劇組都一直是幹活最多,捱罵最多,分錢卻最少的那個。

世事是公平的。

林掙那幾年雖沒取得多大名氣,卻受到了最紮實的基礎鍛鍊。導演水平直線上升,對劇組的運作模式也爛熟於心。像今日這般拍攝,董輝忙活了兩天都還搞不定,可到他這裡不過一小時,兩條拍攝都是一遍過,頗有些舉重若輕的節奏。

至於王曉凱。

唐天宇忽然露出一抹冷笑。

怪不得從五年前林掙出事後,這位被圈內譽為“節奏大師”的老牌導演就突然失去了節奏,變得平庸起來。這些年要不是靠著先前的人脈和那座金花獎撐著,怕是早就失業了。

而今他不想辦法開工賺錢,卻四處打聽林掙的動向,關心是假,怕被翻舊賬才是真吧?

林掙會翻舊賬嗎?

以前或許會,畢竟不在乎不代表就沒脾氣。

之前沒翻臉,是因為他在影視圈屬於萌新級別,就算搞臭了王曉凱,對他也沒好處,甚至還有可能斷掉職業生涯。如果真要讓他抓到機會鹹魚翻身,十個王曉凱也早被他搞臭了。

只是如今嘛……

感受著識海之中又多出來的幾十道念力絲線,躲在小黑屋裡的本尊美滋滋的算計著突破凝氣期所需要的數量,哪裡還記得這種與“凡人”的恩怨?

“真元差不多也要突破了,嗯,再加把勁兒,明天哥就是築基中期的修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