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定瓷。”老孟肯定點頭,然後又笑道:“不過,這個定瓷卻不簡單……”

自然不簡單,能讓老孟稱為驚天大漏,甚至揚言說得到了就可以直接退休洗手,那麼完全可以肯定,那件東西是珍貴的官定。

“官定呀。”一個人羨慕說道:“聽老孟話裡話外的意思,那絕對是品相完美的東西,如果交給我來運作,就是一個小碟子,也能拍出三五百萬以上。不過話又回來,那件東西到底是什麼物件?”

“對呀。”其他人紛紛看向了老孟,充滿了催促之色。

“茶盞,一個茶盞。”老孟笑眯眯道:“不過,這個茶盞的顏色有些特別,不是官瓷最常見的白色,而是黑色的……”

“黑定!”

剎那間,沙慶豐等人倒抽了一口涼氣,作為香港本地人,他們自然清楚自從零二年以後,至今已經過了十年,各大拍賣會上再也沒有見過黑定的蹤影。

官定瓷,而且還是最珍稀的黑定,他們自然明白這東西意味著什麼……

一人浮想聯翩。臉上浮現莫名的興奮之色:“如果交給我來運作,要是不拍出三五千萬,就對不起我金牌經紀人的名頭。”

“五千萬港元算什麼。”另外一人揮斥方遒道:“如果交給我操作,直接拿去歐洲,少說也能帶五百萬歐元回來。”

“你們呀,還是太嫩。”

又有人輕蔑擺手,信心十足道:“我認識幾個國際大藏家,他們對這樣的東西肯定非常感興趣,只要把東西擺出來。再弄個小型視訊會議,絕對又是一個天價。”

其他人自然不甘示弱,紛紛提出了自己的運作方案。從這些方案就可以看出,這些人的能力不簡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兩把刷子……

“不過。你們是不是有些水中望月了。”好久之後,老孟忍俊不禁道:“東西的主人又沒求到你們身上,你們瞎忙個什麼勁啊。”

說開了也沒人覺得尷尬,反而有人振振有詞道:“這叫提前策劃,指不定有派上用場的時候。老孟,你認識揀漏那人嗎?”

“廢話,他要認識的話。早就自己自己出馬了,哪裡輪得到你去。”旁人嘆道:“可惜了這樣的好東西……”

其他人紛紛點頭,深以為然。作為同行,這些人多少有些職業病。聽到一些珍貴的物件,第一反應就是考慮怎麼興風作浪……不對,應該是怎麼推波助瀾、包裝運作推廣。

“你猜對了,我確實不認識揀漏的那人。”

與此同時。老孟也是十分遺憾:“當我聽說那事的時候,很自然的想去聯絡那人。可惜他已經離開滬城了。”

“唉……”其他人感同身受的嘆氣起來。就在這時,沙慶豐卻有幾分懷疑:“孟兄,這事靠不靠譜的,別是內地同行的手段。”

“嗯?”

眾人一聽,頓時也有幾分警覺。畢竟揀漏這種事情,也是真真假假的,真事也不必多說,自然是大家羨慕嫉妒恨的物件。但是虛假的揀漏,則是同行們編造出來的流言。

比如說前一段時間,王觀和俞飛白感嘆國外有人花了幾塊錢買了一個碗,經過鑑定是十分珍貴的東西,拿去拍賣會之後賣出了天價。

不過等到這事淡化下來之後,卻有圈內的大行家隱約透露,這個“漏兒”卻是出自同行的手筆,炒得熱火朝天之後,拍賣價格自然嘩啦啦上漲。

所以沙慶豐才擔心,這事會不會又是一個美妙的“故事”。

“老沙,你多慮了,我做事情你還不放心嗎。”老孟搖頭道:“這事是幾個內地行家親眼所見,而且其中有一個還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輩,絕對不會撒謊。另外我還刻意去被揀漏的那家店向店主瞭解情況,他現在已經後悔得差點關門……”

“呵呵,這也正常,換成是我,估計也要吐血。”有人擺了擺手,繼續打聽道:“孟兄,既然你都去調查了,就沒問出揀漏的人是誰?”

“問了,不過那些知道情況的行家要麼是矢口否認這事,要麼是顧左右而言他,根本不透露口風。”老孟無奈道:“同行是冤家啊,估計他們也是打算自己運作,所以守口如瓶。”

“那當然,換成是你,如果有線索了,肯定也不會多說。”其他人理解點頭,捫心自問,易地而處,誰都一樣。

“不對。”

適時,沙慶豐又表示懷疑:“孟兄你的為人,大家心裡也有數,典型的不到黃河不死心,如果不挖出一些關鍵資訊來,怎麼可能輕易放棄。”

“沒錯,老孟呀,你肯定留了一手,不夠意思啊。”

眾目睽睽之下,老孟苦笑起來,本來想拿這事當個趣談的,沒有想到最後居然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只怨自己嘴賤,也是活該!(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