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五峰船主,晉陽面食(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塊泛黃絹布就是藏寶圖,王觀是在幾個互捅而亡的海盜旁邊發現這塊東西的,當時他也沒有怎麼在意,但是仔細打量之後,立即知道這絹布或許是海盜船上最有價值的東西了。之所以說或許,因為王觀也不是很肯定圖中描述的東西,到現在是不是還埋在那裡。
“也就是說,你都不敢肯定寶圖是真是假,還說什麼大富貴。”俞飛白嘴上不屑,動作卻也不慢,急忙把絹布拿過來,小心翼翼的在茶几上攤開細看起來。
絹布很舊,而且經過了很長時間的塵封,圖上的筆墨線條也有幾分淡化,不過還可以看得比較清楚,尤其是圖上方兩個文字更是十分清晰顯眼。
“五峰?”
俞飛白把文字唸了出來,有些茫然道:“什麼意思,藏寶的地點嗎?”
其他人也紛紛看了過來,只見絹布上勾勒了許多線條,類似於波浪形狀,還有許多零星的海島。另外在某個海島之中,確實有個紅色的叉叉,估計就是埋寶的地點了。問題在於,海島的情況,與大概的地形,他們卻完全沒有任何印象。
“就知道你沒那麼好心。”
打量了許久,俞飛白放棄猜想了,沒好氣道:“說是送我什麼大富貴,說白了還不是讓我幫忙破譯這張海圖。”
“能者多勞嘛。”
王觀笑呵呵道:“古代地圖和現代有一定的區別,而且這種私人繪製的地圖也有幾分隨意性,加上中國的海域廣闊,想要找到藏寶圖上的海島,肯定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容易不容易且不說。”
此時,俞飛白皺眉道:“我現在比較在意藏寶圖裡的東西被人挖走了沒有。就算沒有被人挖走,如果連蘇家海島上的寶藏都不如,那我還費心找來幹嘛,得不償失呀。”
“你的擔心是多餘的。”王觀笑道:“那些海盜也不是笨蛋,如果藏寶圖的東西連他們的收藏也不如,怎麼可能自相殘殺搶得那麼熱鬧。”
“好像也是。”
俞飛白稍微釋然,同時琢磨道:“那就有點意思了。不過,圖上是誰埋的寶藏呢,感覺好像很有來頭的樣子。”
“是很有來頭。”王觀沉吟道:“從那些海盜的服飾來看。應該是明代的海盜……”
“明代海盜。”
俞飛白眼睛一亮:“鄭家?鄭成功老爹鄭芝龍?”
“你想多了。”王觀無奈笑道:“人家鄭成功子承父業,又接受了朝廷招安,最後甚至佔據了臺灣,建立自己的小王朝,傳承了好幾代。有金銀財寶什麼的。肯定是留給自己子孫用,怎麼可能埋藏起來。”
“也對。”俞飛白想了想,反問道:“那你說說看,圖上是誰的寶藏。”
“提到明代海盜,未必就是明末的海盜。”
此時,王觀笑道:“雖說明太祖朱元璋有點小農意識,而且與海盜兼鹽梟的張士城爭天下的時候。也沒少吃對方的苦頭,所以對海盜很不待見,最後乾脆制定了片板不下海的國策。”
“但是這個國策在朱棣奪位成為永樂皇帝之後就已經作廢了,這才有了鄭和七下西洋的壯舉。可惜下西洋就是為了炫耀功績而已。卻沒形成大規模的海上貿易,真是白瞎了。”
王觀搖頭,又繼續說道:“七下西洋之後,永樂、宣德這類強勢皇帝死了。輪到宣德兒子即位,就是鬧出土木保之變的傢伙。那件事情之後。忠於明室的勳貴和將領全部完蛋了,被朱元璋、朱棣父子打壓了幾十年的文官勢力終於熬出頭……”
“你們也知道,文官嘛,最喜歡嘴上一套,背後一套。掌握了實權之後,就開始走上了與皇權對抗的道路,表面上是祖宗之法不可變,叫囂下西洋是勞民傷財,堅決擁護朱元璋片板不下海的國策。實際上誰不知道,這些人的背後,卻是龐大的走私集團。”
王觀鄙視起來:“這些人吃肉就算了,連殘湯也不給人留下,自然引起一些人的不憤,乾脆做起了無本的賣買,轉行當海盜去了。”
“所以在明代中期,那是海盜最猖獗的時候,好像是韭菜一樣,絞殺了一茬,又有一茬冒出來了,甚至勾結倭寇肆虐江南海岸。”
適時,王觀淡笑道:“之後才有了俞龍戚虎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的傳奇故事。”
“不要扯太多無關的事情,要說重點啊,重點是什麼?”俞飛白催促道:“難道說這張藏寶圖是明代中期某個大海盜留下來的寶藏?”
“有可能。”
王觀不再賣關子了,笑問道:“知道汪直嗎?”
“汪直?”
俞飛白眨了眨眼,若有所思道:“明憲宗成化年間大太監,赫赫有名的西廠提督,貌似還是前段時間熱播的電影龍門飛甲中的雨化田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