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未必是我吃虧(第1/2頁)
章節報錯
不過,無論是王觀,還是高德全,都頗為理解郝寶來的心情。要知道這可是徐青藤的潑墨寫意花鳥畫呀,誰得到不是小心的珍藏,自然捨不得出手讓人。
徐青藤,就是徐渭徐文長,號天池山人、青藤道人。現代的人,把他評為傑出的文學藝術家,列為中國古代十大名畫家之一。
然而,無論是按照現代的標準,還是古代的標準,徐渭可謂是多才多藝,在書畫、詩文、戲曲等領域均有很深的造詣,且能獨樹一幟。他曾經自我評價,書第一,詩次之,文次之,畫又次之……
不過很可惜,在中國這片地方,有一個很怪異的現象。無論古今,貌似官大的人,他沒有多少才藝,反之才藝高超的人,肯定做不了大官。或者說做了大官之後,本來很厲害的才藝就逐漸消失了。
也不知道是誰說的,中國的文學藝術史,其實就是中國文人的落魄史。
王觀覺得挺有道理的,好像只有在不得志的情況下,文人才會迸發出極大的創作激情,書寫出一篇篇流芳百世,名傳千古的詩篇華章來。
徐渭的情況也差不多,生性聰敏才華,十幾歲成名,二十歲考取秀才,但以後的八次鄉試都名落孫山,終身不得志。一生經歷充滿坎坷、險惡和痛苦,最終窮困潦倒而死。
這樣悲慘的遭遇,而且又同樣身負才華的人,估計只有他的先輩,大名鼎鼎的江南第一風流才子唐伯虎了。不過兩人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比如說唐伯虎,慘是慘了。但是他的才華橫溢,那是舉世公認的,在當時就很有名氣。
然而徐渭卻和梵高差不多,在他逝世之後,作品才被一些有識之士欣賞。之後的追隨者才多了起來。其中有八大山人朱耷、揚州八怪中的鄭板橋。
鄭板橋是鐵桿狂粉,曾經刻了一方閒章,印文內容為青藤門下牛馬走。用現在的大白話來說,就是希望成為徐渭的門下走狗。
另外還有近代的齊白石,也經常說恨不生三百年前。為青藤磨墨理紙……
時至今日,在一幫狂粉的烘托下,徐渭也逐漸被捧上了神壇。
不可避免的,郝寶來也受到了影響,哪怕牆上懸掛的花鳥圖價格低於傅抱石的山水畫。但是他潛意識之中還是覺得徐渭的畫更加珍貴。
畢竟在郝寶來的認知之中,傅抱石的作品之所以昂貴,很大的程度上是由於市場的炒作,指不定什麼時候形成泡沫了呢。然而徐渭的字畫,那是得到歷史承認的,價格只會在平穩之中慢慢增值,絕對沒有跌落的可能性。
相比之下。自然是徐渭的字畫更讓郝寶來看重。
“徐青藤的潑墨寫意花鳥畫法,用筆豪放恣縱,水墨淋漓,瀟灑飄逸。又瀰漫著一股鬱勃的不平之氣和蒼茫之感。”
此時,高德全欣賞片刻,就展顏笑道:“真是好畫呀。王觀,拿這幅畫換你的玳瑁鱗片。也不算是很吃虧。”
“可是我覺得吃虧呀。”郝寶來在心裡補充。
不過,王觀顯然不打算急著做決定。繼續推託道:“先看看再說……”
瞄了兩眼,他又回頭笑道:“貝葉,有喜歡的東西嗎?”
“這個我不懂,你自己挑選好了。”貝葉微笑道。
王觀略微點頭,然後招呼道:“那邊有玉石珠寶,我們過去看看。”
說話之間,他拉著貝葉來到角落的琉璃櫃檯,只見其中擺放了不少玉雕物件,有玉山子、玉鎖、玉環、玉杯、玉扳指等等。
不過,東西是多了,卻有些良莠不齊。有些玉器應該是現代大師作品,表相精緻美觀;有些卻是古玉,土沁鏽痕斑駁,模樣自然不太好看。
高德全和郝寶來也有眼力,看見人家小兩口湊在一起,也識趣的不過去打擾,反而在另外一頭觀賞其它物品。
“這枚玉鎖怎麼樣?”
與此同時,王觀指了指櫃檯中的一枚精緻玉器笑道:“看起來挺不錯的,拿回去再讓人在鎖上銘刻永結同心四字,也可以作為傳家之寶了。”
當然,這是甜言蜜語而已,他能夠傳家的寶物太多了,這枚小小的玉鎖,根本排不上號。不過貝葉倒是蠻喜歡這種精巧的玩意,不時讓他講解其中的雕刻工藝及玉料品質。
王觀一一評點,其實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大師之所以稱為大師,出手肯定不凡,每件玉雕作品都各有特色,無論是造型還是立意,都有自己獨到之處。另外也不可否認,用新玉雕琢出來的玉器,外表確實十分鮮亮美觀,自有華美的神韻。
相比之下,古玉除了雕工以外,賣相確實差了好幾條街,也難怪價格上不去了。
好比同樣是玉扳指,但是現代玉雕的作品卻把扳指經過鏤空處理,儘管肯定沒有多少的實用價值了,不過貴在十分精緻玲瓏,是很好的觀賞器物。
至於古代的玉扳指,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