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五大名窯,黑定珍品(第1/2頁)
章節報錯
曜變,就是窯變,是指瓷器施釉之後,送進窯裡燒造。在燒造的過程中,釉料在高溫的作用下,產生千變萬化連製作人都無法把握的效果。但凡瓷器在產生窯變之後,每件都堪稱為孤品,絕對沒有重複一樣的。
當然,每個窯口的窯變情況都不一樣,比如說北宋五大名瓷之中的鈞瓷。這種鈞瓷在入窯之前是沒有任何色彩的,但是在燒成出窯之後,卻呈現出七彩輝映、讓人心旌動搖的絢麗顏色,也就是所謂的入窯一色,出窯萬彩。
另外同樣有名的就是建窯的曜變天目瓷,這種瓷器的珍貴之處就不用多說了,眼前這個茶盞內壁中絢爛斑點紋,就像極了建盞中的油滴天目鷓鴣盞。此時在陽光的照射下,茶盞內的釉斑折射出暈狀光斑,似真似幻,令人生驚豔之嘆。
見此情形,也難怪那個掌櫃一口咬定,這件東西就是傳說聽曜變天目盞。
“說過很多遍了,這不是建盞,更不是曜變天目,當然也不是吉州窯黑釉瓷。”
嚴老在斥責之時,小心翼翼地把茶盞捧起來,在不同的角度欣賞盞內斑點的色彩變幻,眼中也是浮現陣陣漣漪異彩:“你們眼光要長遠一些,不要總是關注南方窯口一畝三分地,也該想一想北方的窯口。”
“北方窯口,淄博窯?”一個掌櫃愣聲道。
“愚昧。”
嚴老不客氣的訓斥道:“要是淄博窯能夠燒造出這種技藝精湛、胎體薄巧堅質、黑釉深厚凝重、窯變效果絢爛如孔雀翎的東西來,早就與建盞齊名了。”
其他人深以為然,淄博窯有這樣的技藝,他們沒理由不知道。甚至連窯口的遺址都沒有類似的物證出土,可以直接排除這個可能性。
“嚴老,您知道答案就別關賣子了。”一個掌櫃連忙請教起來:“是我們孤陋寡聞。沒有什麼見識,還請您老多多指點。”
其他掌櫃反應過來,紛紛開口道:“對對,請嚴老不吝賜教。”
“沒空。”
嚴老忙著觀賞茶盞,頭都沒抬就拒絕了,還好也沒有那麼絕情,而是隨口道:“有志不在年高,不懂就去問懂的人。”
幾個掌櫃面面相覷,自然明白嚴老的意思。是讓他們向王觀請教。當然,考慮到王觀的年紀,他們多少有些拉不下臉。
幸好王觀善解人意,察覺幾個掌櫃的尷尬,念在大家是同行的情分上。他也不打算捏拿,而是直接笑道:“如果我沒有看錯的話,這個茶盞應該是定瓷。”
“定瓷?”
“什麼定?”
“是你說錯了,還是我聽錯了?鈞汝哥官定的那個定嗎?”
一瞬間,幾個掌櫃茫然了,眼中充滿了懷疑之色。不僅是懷疑自己聽錯,更多的是在懷疑王觀是不是說岔了。
要知道定瓷。那可是北宋五大名窯之一。儘管也不是但凡五大名窯都是珍品瓷器,但是不可否認,五大名窯的東西確實比一般的瓷器更加珍貴。
可是在許多人的印象之中,定瓷應該是胎質薄而有光。釉色純白滋潤的模樣。說白了,定瓷應該是繼承了唐代刑窯的技藝,大量燒製白瓷,只有少量……
“等等。是黑定!”
忽然之間,一個掌櫃反應過來。滿臉激動之色:“色黑如漆的黑定。”
“什麼?”
“真是黑定?”
一時之間,其他掌櫃紛紛醒悟,馬上就想起來了。雖然定窯以產白瓷著稱,但是也兼燒黑釉、醬釉和釉瓷之類的東西,文獻分別稱為黑定、紫定、綠定。
其中以黑定的傳世量少,也是價格最高,最為珍貴的東西。
與此同時,也有人提出了質疑:“不對吧,黑定不是色黑如漆,烏黑透亮而已麼,怎麼盞內居然有曜變斑痕?”
“少見多怪。”
嚴老慢慢放下了茶盞,瞪眼道:“難道你不清楚黑定也有三大類嗎?第一類為純黑色,釉面漆黑光亮,極其樸素。第二類釉面有窯變痕跡,或是兔盞紋,或是油滴斑,或是類似鐵鏽的顏色等等。至於第三類,那是採用金彩裝飾,在外壁塗金線繪圖,又在內壁描繪龍鳳之類的圖紋,色彩富麗,又顯得十分莊重。”
在嚴老的指點下,那個掌櫃恍然大悟之餘,又提出新的疑問:“嚴老,據我所知,黑定是胎骨潔白而釉色烏黑髮亮。可是我剛才看在盞足的時候,胎卻是淡黃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