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說是拓本也不準確,畢竟只有摹拓金石、碑碣、印章之本,才能夠稱為拓本。字畫的話,應該是叫副本、別本、摹本。反正,就是類似現在複製的圖畫。只不過,古代肯定沒有影印機,只能用手描摹了。

描摹的人是個高手,而且為了追求逼真,應該是把綾錦鋪在原畫上一筆一筆的加以描繪。這樣可以保證最大限度接近原畫,但是不可避免留下了許多描摹的痕跡。

畢竟這麼大幅的圖畫,肯定不是一兩天工夫就能夠描摹完成,而且想要做到盡善盡美,可能要十天半個月,或者更多更長的時間。時間一長,筆墨的銜接,多少有些細微的差異。只要仔細觀察,就能夠發現這方面的問題。

“啪啪……”

這個時候,陳老爺子忍不住鼓掌起來,一臉讚歎之色:“這位小朋友,眼力不一般呀,居然能夠看破這幅畫最大的特徵。”

“摹本!”

俞飛白聞聲,又低頭打量巨幅圖畫,忽然之間想到什麼,臉上一驚,失聲叫道:“難道說這個就是傳說中洪武皇帝朱元璋親手繪製的天下江山圖?”

“朱元璋的畫?”

一瞬間,王觀徹底呆住了。本來他還想著,這畫如果是真的,應該是某個大名士作品,而且皇帝很欣賞,所以在畫上留下許多鑑藏印文。

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反正只要自詡風雅的皇帝。似乎都比較喜好“糟蹋”前人的東西。以清代的乾隆皇帝為例,一生之中,不知道給多少名家名作留跋、蓋印、作詩留念。

然而,王觀卻偏偏沒有想過,這是皇帝親手繪製的圖畫。

如果說這幅畫是唐宋皇帝的作品,王觀倒也沒有什麼懷疑。畢竟唐宋兩朝的許多皇帝,文學修養非常高深。能詩善畫,書法水平幾乎能夠自成一家。繪一幅畫而已,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但是這幅畫卻不同。不是歷朝名家作品,而是天下江山圖,帶有極強的政治色彩。而且上面還有明代皇帝的各種玉璽印文。絕對也只能是明代的東西。

可是據王觀所知,明代的皇帝有許多癖好,比如說滅人十族;皇帝不做偏封自己為大將軍;不理朝政專心修道;或者乾脆幹木匠的活……各種稀奇古怪的行為都有,但是若論文學細胞,真找不出幾個來。

當然,這也可能是由於明代的皇帝,吸取了南唐李煜和宋徽宗趙佶的教訓,不敢往這方面深入發展,免得落得同樣的下場。

然而,不管怎麼說。明代皇帝文學修養整體水平不高,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其中的緣由,就要歸根於明太祖朱元璋了。作為開國皇帝,他的言行舉止難免會影響到後代。

朱元璋的出身,大家都比較清楚。貧農一個,做過和尚、乞丐,反正都是當時最卑賤的行業,最後卻奪得了天下,也說明了他肯定下了一番苦功,自學成才。過程非常的勵志。但是先天的缺陷,也讓朱元璋對於文學藝術之類的東西非常不以為然。

縱觀朱元璋在位期間,對於文官的態度就可以知道了,表面尊重而已,實際上一有什麼不滿意的,根本沒有二話,就一個字,殺!

這樣的梟雄,不能說是純粹的武夫當國,實際上也差不多了。平時可能出於政治需要,讓一幫御用文人粉飾太平、歌功頌德,但是本身應該很不屑一顧才對。

可是俞飛白卻偏偏說,眼前的作品是朱元璋的畫,多少讓王觀覺得匪夷所思。

“畢竟是摹本,也不能說是朱元璋的畫。”

與此同時,俞飛白有些感嘆,也有幾分不確定道:“不過,傳說之中,朱元璋確實親手畫了一幅天下江山圖。”

“怎麼回事?”王觀十分錯愕:“從來沒有聽說過。”

“我也是偶然才知道的。”

俞飛白解釋道:“傳說朱元璋登基稱帝,建立大明王朝,擁有天下,自然覺得豪情滿懷。為了每日將他的萬里江山盡收眼底,便招來宮廷畫師,要他在奉天殿的牆壁上繪製巨幅天下江山圖,以顯示自己的蓋世偉業。”

“然而,所謂伴君如伴虎,那個畫師也知道朱元璋的脾性,聽到他的要求,當場就嚇出了一身冷汗。要知道當初朱元璋讓宮廷畫師給自己畫一幅肖像畫,不知道砍了多少人,最後才勉強覺得滿意了。”

“現在這幅天下江山圖的難度更大,誰知道朱元璋心目中的大明江山什麼樣子?宮廷畫師怎麼敢隨意畫,稍一不慎,說不定就會滿門抄斬。”

俞飛白娓娓而談道:“不過,那個畫師也有幾分急智,一聽說朱元璋的要求,馬上就跪下來表示自己孤陋寡聞,沒有機會遍覽大明江山,對於萬里山河沒有一個具體的概念。而整個天下是皇帝躍馬橫槍打下來的,所以希望皇帝能夠先勾勒一個草圖,讓他加以潤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