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破譯(第2/2頁)
章節報錯
玉帶不必多說了,據說是蘇東坡的遺物。清初被火焚燬四塊,乾隆皇帝來金山時,命玉工補齊,上面刻有他的詩句。但是後補的四塊玉色和原有的玉色不同,一看就可以辯別出來。
還有周鼎,那是西周宣王時代的銅器。不知道怎麼流落到金山寺,成為寺中的收藏品。另外還有一個銅鼓,傳說是諸葛亮發明的,行軍時可做煮飯的炊具,戰鬥時可作戰鼓敲打,頗有實用價值。
當然,最引人注目的還是明代吳門四家之一文徵明所繪的金山圖。
王觀走近觀賞,只見畫中江水茫茫,微波盪漾,金山如浮玉飄浮在波濤之上。山色青碧,上面有一棟棟畫簷朱宇,展現了當時金山和金山寺屹羉鎰詠牡男忝佬圩恕?
另外,畫上還有文徵明的題詩一首,字大數寸,瀟灑可愛。
“咦,不對啊。”
忽然之間,俞飛白一臉驚疑之色。
“什麼不對?”陸崇明回頭道:“畫得很好呀。”
“我沒說畫不好。”
俞飛白示意道:“我是在奇怪,這山寺怎麼在江水中間,金山就好像是一個孤島。不過我現在才回想起來,貌似清代道光年間江水枯竭,金山就與陸地相連起來了。”
“知道就好,要知道滄海桑田,事物總是在變化的。”
陸崇明隨口說了兩句,然後頗有感嘆道:“你們看這描繪江水的線條多麼的流暢簡練,相比之下我家那幅壁畫,想要營造出波浪奔騰的場景,那就複雜多了。”
俞飛白撇嘴道:“那是你功力不足,人家隨意幾條線條,就足夠表達意境了,你卻偏偏要搞得那麼複雜。”
“你說得倒是輕巧,真正雕刻的時候,就知道困難了。”陸崇明自然要為自己辯解。
“藉口,一切都是藉口。那是能力的問題,王觀你說是不……”俞飛白叫嚷起來,正準備拉攏同盟,卻發現王觀沒了動靜,羏醋房垂矗骸擺潰趺從址4簟認攏愀貌換嵊窒氳絞裁聰咚髁稅傘!?
一時之間,俞飛白十分激動。
“噓!”
王觀羏椿厴瘢11炙鬧芤燦脅簧儆慰塗戳斯矗郵值潰骸俺鋈ピ偎怠?
“那趕緊走。”
俞飛白比王觀還急,手臂一摟,就把他和陸崇明拖出寺外。那個情形,差點讓寺中的僧人懷疑他們是不是破壞了什麼東西,這才匆匆忙忙逃離作案現場。
幾分鐘之後,三人離開金山寺,鑽進了車上。
剎那間,俞飛白催促道:“王觀,現在可以說了,你又發現什麼線索?”
“現在說不準,我要先確定一下。”
說話之間,王觀掏出手機,駕輕就熟的開啟扇面圖片,一邊細看琢磨,一邊說道:“飛白,你幫忙查個蘇省地圖,最好是南京到出海口一段的長江地形圖。”
“要這個幹嘛?”
俞飛白十分不解,但是卻也拿出手機搗弄起來。
所以說,要感謝現代科技的發展,連小小的手機都能夠安裝電子衛星定位。俞飛白只是隨手點了幾下,就亮出了立體式的地形圖:“諾,是這個吧。”
王觀湊近打量,然後對比了一下,臉上羏綽凍雋誦θ藎骸懊淮砈耍褪欽飧觥!?
確定王觀必然是有了新線索,俞飛白心癢難耐,忍不住叫道:“不要吊人胃口了,快說說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你們看……”
這個時候,王觀選擇編輯圖片,然後用工具筆在圖片,也就是在扇畫中的玄武湖波浪勾勒起來,畫了一條歪歪扭扭的斜線。
一開始的時候,俞飛白和陸崇明都以為王觀畫的這條線是不小心畫斜了。但是仔細打量兩眼,他們忽然醒悟過來。
“長江!”
俞飛白驚叫了出來,也舉起自己的手機與王觀手機並列起來對比,只見王觀勾勒的斜線曲折,完全與長江從南京到出海口的一段地形圖吻合。
當然,王觀也肯定不是故意這樣勾畫,而是因為那條線,就是扇面中玄武湖的波浪曲折痕跡。而且與其他波浪痕跡不同,這個曲折痕跡卻是用三條連貫不斷的長線描繪而成。也就是說,先是有人描繪了這三條長線,才在四周勾畫其他的線條形成了波浪。
不過,這個細節隱藏很深。一般人看畫,不知道其中的玄機,往往容易忽略過去。
“王觀,還是你厲害。”
明白三條長線代表的含意,俞飛白由衷讚歎道:“這都給你破譯出來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