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各大入口網站的訊息夠快,但是影響力卻遠遠不如央視新聞。這則訊息播出之後,焦尾琴出世的訊息,才算是在社會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假的,假的,……”

“要是真的,我把東西吃下去。”

剎那間,鋪天蓋地的質疑聲籠罩了中華大地,幾乎每個人聽到訊息之後,第一個反應就是表示了自己的懷疑態度。

當然,作為各種專家學者,肯定不會那麼直白。他們會在不同的角度,以許許多多的文字說明,婉轉的表達自己的見解。最終得出結論,東西是贗品。

至於故宮方面,在釋出會上公佈出來的證據……不好意思,大家忙著撰寫稿件,沒工夫細看。這也是常有的事,畢竟許多人只相信自己手中掌握的“證據”,而另外的人的證據,肯定是偽造的……

總體來說,對於焦尾琴的出世,大部分的人是懷疑、不信,甚至指責、漫罵……

一時之間,故宮博物院成為了眾矢之的,享受了一把站在風口浪尖的待遇。

不過,在這個浮躁的時代一則訊息只能震撼一時,過了兩三天,估計就讓人淡忘了。為了避免出現這樣的情況,也為了能夠炒作持久一些,各大報社、網站,紛紛推出了釋出會現場的圖片錄影什麼的。

首先,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宣德大爐,特別是看見煙氣成蓮的影片、照片,眾人的反響要比焦尾琴現世的訊息更加強烈。

畢竟在大家都覺得,什麼焦尾琴肯定是假東西,自然不會放在心上。但是大爐生煙化蓮卻不一樣了,釋出會上並沒有洩露宣德大爐的任何資訊,自然讓人好奇的猜測紛紛。

“比鑑定完畢。”

“滾,有影片的,你口一個看看。

“一看就知道是電腦特效,小兒科。”

“據達人分析影片自然,沒有任何特效的痕跡。”

“不可能,肯定是特效……”

“別不信,你自己搜尋一下,起碼有十幾個影片,從不同的角度拍攝,難道全部是特效?我倒是覺得,空中肯定有一個蓮花狀的玻璃大罩子……”

“聽說是什麼新型科技,固化劑體之類的東西。”

“這是魔術表演,早錄製好的……”

一幫人議論紛紛,只是由於各種影視劇的普及,更酷更炫的特效大家看過了,在不知道宣德大爐底細的情況下,自然沒有多麼震撼。

所以關於宣德大爐的熱議,才兩三天時間就有些消退了,即將被其他的話題取代。

見此情形,網站知機又推出了琴玥出場演奏的詳細影片、照片。事實也證明,美女的魅力總是讓人難以抵擋。

“你們怎麼知道是美女,說不定很醜,不然何必遮著臉……”

“切,你是嫉妒,看身材,看氣質,再看優雅的動作,絕對是美女。”

“不是美女沒關係,大不了去趟韓國思密達!”

“……”

吵吵鬧鬧的刷了上百頁評論之後,終於有人打聽起來:“對了,那位美女彈的是什麼曲子呀,感覺蠻好聽的。”

“有同感……”

“好聽!”

“沒感覺,表示不欣賞,軟綿綿的沒勁。”

“那是你不懂,我是學古琴的,看到影片之後,特意去向老師請教,老師說那位美女彈奏的水平很高,旋律優美流暢,有十幾年的功底了……對了,忘記告訴你們,那曲子名為陽春白雪,是古代十大名曲之一。”

“國粹呀,難怪那麼動聽……”

接下來就是一片正面的評價,畢竟大家對於琴聲也有自己的判斷,儘管聽不出來具體是好在什麼地方,甚至沒有什麼感覺,但是肯定不會厭惡。

要知道,生活在這土地上,自然受到這片土地的文化影響,對於古琴和古曲,天生就有一種親近感。所謂愛屋及烏,就算不懂,也會表示欣賞,充滿了讚譽。

當然,按照新聞的一般規律,當釋出會的影片、圖片透露完了,也說明了話題的潛力已經發掘殆盡,沒有關注的必要了。

在這種情況下,公眾的注意力也會隨之轉移,最多是以後某個時間段,重新提到這件事,再加以嘲笑一番而已。生活就是這樣,大家無力改變不了什麼,也根本改變不了什麼。

然而,他們卻不知道,這一切真的只是開始。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發酵,故宮博物院終於出手了,將焦尾琴G掃描的圖片,包括剖琴腹修理的過程,以及各處檢測詳盡資料,完完整整的公佈出來。

之後,再讓一幫德高望重的學者出來搖旗吶成……呃,不對,應該是解析。從頭到尾把焦尾琴做了個全面深入的講解,每個細節都沒有落下。最後甚至廣發英雄帖,邀請各地古琴專家、愛好者,赴京參加研討合,……(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