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真是巧!(第1/2頁)
章節報錯
“你家我去過,好像沒啥古物。”王觀隨口道,專注駕車。看見出了郊外後行人稀少,也慢慢加快了速度。
“我說的不是武寧的家,而是彭澤的祖宅。”彭誠解釋道:“你也知道,每年清明節,我們家都要回彭澤掃墓的。”
“對喔。”
王觀反應過來,然後笑道:“彭澤啊,陶淵明寫歸去來兮辭的地方,你要是能夠找到他的手書字帖,那麼這一輩子都不用發愁了。”
“廢話,誰不知道。”彭誠沒好氣道:“就算我歷史不好,但是也知道陶淵明是東晉人,離現在已經有一千多年了,他的文章手稿怎麼可能儲存到現在。”
“這可不一定。”王觀笑道:“現在一樣有陶淵明的手跡流傳,雖然只是拓本,但是年代越久,仿得越真的話,價值也就越高。還有那篇歸去來兮辭,或者桃花源記,未必要陶淵明的原本募本,只要是歷史書法名家寫的就行,一樣很值錢。”
“好比蘇東坡就曾經寫了歸去來兮辭的字帖……”說到這裡,王觀嘖聲道:“就算把陶淵明的原本手稿拿來,恐怕也沒有蘇東坡的那個字帖價值高。”
“為什麼?”彭誠有些愣了。
盜版的居然比真的值錢,這是什麼道理?
“不是說了麼,要看作品的質量啊。”王觀解釋道:“雖然說,陶淵明是屈原、李白、杜甫、蘇東坡一個級別的大文豪大才子。可是除了蘇東坡之外,其他人不是以書法聞名於世的,所以蘇東坡字帖的價格,自然要比陶淵明真跡高一些。”
“當然,這也是個人見解而已,畢竟年代太久遠了,陶淵明的手跡早就化成灰了。如果真的有陶淵明真跡出世,那麼絕對是轟動全國的大事。”
王觀有些神往,卻也知道這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轟動,有多轟動?”
彭誠笑道:“就像前段時間的張獻忠玉璽一樣沸沸揚揚嗎?”
“咦,你也知道這事。”王觀有些驚奇道。
“廢話,都上中央新聞了,我能不知道嗎。”彭誠沒好氣道:“不要以為我坐機關單位就與社會脫節了,說不定我知道的事情比你還多。”
“這倒也是,誰叫我們是不明真相的群眾呢。”
“切……”
說說笑笑之中,王觀開車回到了縣城,把彭誠送到家之後,自己也回家了。晚上聚餐,果然是通宵達旦,醉得不省人事,然後渾渾噩噩的過了一天。
之後兩天,風平浪靜,王觀就宅在家裡,哪裡都沒去。
不過,雖然身在家中,王觀也沒有忘記關注省城的事情,每天都和高德全通電話,也及時瞭解那邊的動態。這兩三天時間裡,張老等人的排查行動很有成效,在嶽大掌櫃這個內應的幫助下,又連續發現了兩件朱先生的贗品。
面對這樣的結果,大家也不知道應該高興,還是悲傷。高興的是,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朱大先生的贗品是近兩年燒製流入市場的。然而,想到這種巧奪天工的贗品進入市場,不知道有多少人上當受騙了,似乎也不是什麼值得開心的事情。
還好,這個情況只是業內人士清楚,還沒有造成嚴重的恐慌。不過,這樣的勢頭如果得不到抑止的話,肯定會產生嚴重的後果。
可是,就像幾個老人所說,能夠照看省內一畝三分地就已經是十分難得的事情。就好比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也顧不上其他地方了。畢竟,朱大先生隱藏得很深,根本挖不到他的源頭,大家自然束手無策。
“王觀,過來……”
就在王觀憂嘆的時候,卻聽到父親叫喚的聲音。
“爸,有什麼事?”王觀連忙走了過去,經過幾天的調養,父親的腳傷已經恢復得差不多了,現在可以行動自如。估計再過兩三天,就會完全康復。
不過,情況一好轉,父親就有些坐不住了,叫喚王觀過來,讓他開車兜自己出去看看。
“爸,你想去哪?”王觀有些遲疑問道。
“隨便。”父親無所謂道:“環城繞一圈,看看郊外的情況,呼吸新鮮空氣……”
王觀不覺有異,點頭答應下來。
不久之後,他就開車載著父親出了縣城,在繞城的路上慢慢的行駛。
由於臨近立春,氣候漸漸回暖,雨水較多,使得城外的樹木雜草上溼漉漉的,看起來油酥綠翠,有點兒春意盎然的模樣。
“停!”
忽然,在汽車接近一個山腳下的時候,父親果斷叫道:“在這裡停車,我下去走走。”
王觀見狀,頓時驚訝道:“爸,你該不會又是想爬山吧。這可不行,要讓是媽知道了,非罵死我不可。”
“你別讓她知道不就行了麼。”父親沒好氣道:“少說廢話,趕緊停車開門讓我下去。”
“這樣不好吧。”王猶豫不決。
“你擔心什麼。”父親瞪眼道:“就是下去走走而已,你在旁邊看著,能出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