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裡,哪裡……”

眾人也十分客氣,在古先生的招呼下,紛紛坐了下來。由於人的來比較多,把椅子全部坐滿了,確實顯得有幾分擁擠。

“大家先坐,我去沏茶。”

古先生好像也沒有料到這麼多人過來,所以有些準備不足。

“不用麻煩了。”李逸風擺手阻攔,然後輕笑道:“古先生不用這麼客氣,想必你也知道我們的來意。那麼我們乾脆一點,直接切入正題吧。”

“行,請李老闆稍等。”古先生微怔,然後慢慢的點頭,輕快走出了大廳,不久之後就抱著一個半米高的錦盒進來。

“東西就在這裡了,請李老闆過目。”

說話之間,古先生把錦盒蓋子翻開,小心翼翼的拿出一個造型古怪,釉色卻殷紅透亮,如紅寶石般悅目的瓶子。

“就是這個,宣德祭紅天球瓶。”李逸風眼睛一亮,神色有幾分激動。

所謂的天球瓶,其實是受西亞文化影響極深的一種瓷器造型,瓶形為小口、直頸、豐肩,因圓球腹碩大,像是從天降下來似的,所以有了這樣的名稱。由於這種瓶子創燒於明代永樂、宣德年間,又是寶石紅釉色,確實很有可能是罕見的宣德祭。

當然,李逸風知道自己不是專業人士,心情再激動,也能夠按捺得住,拍了拍皮求是的肩膀,低頭道:“一切就拜託你了。”

“嗯。”

皮求是輕輕點頭,表面上看起來八風不動。實際上眼睛透出幾分亮光,顯然他也有幾分興奮之色,急於鑑定這天球瓶的真假。

旁邊,貝葉忽然伸出纖長手指,輕戳了戳王觀的後背,然後小聲問道:“總是聽你們說什麼宣德祭,到底是什麼意思?”

“對啊。這瓶子圓滾滾的,看起來好可愛。”適時,安浣情眼睛閃爍喜愛光芒:“特別是紅紅的顏色。就好像紅寶石一樣,好漂亮。”

“真的是古董嗎?”劉京也在懷疑道:“看起來顏色很鮮亮呀。”

“你們都有疑問,我應該先回答哪個?”王觀遲疑起來。

“當然是我的。”貝葉當仁不讓道。輕輕抬頭用眼角的餘光瞥視劉京,一副你敢搶就死定了的模樣。

劉京苦笑了下,識趣道:“當然是先回答小葉姐的問題,而且我也十分好奇,為什麼要把這種紅釉瓷稱為祭紅。”

“祭紅、霽紅、醉紅、雞紅、極紅等,其實都是一個意思。”

王觀微笑解釋道:“因為祭紅瓷在古代非常珍貴,就算是皇帝也不敢獨享,所以用來作為祭祀上天的供奉物,這才有了祭紅的稱呼。”

“哦……”

貝葉半知半解,小聲問道:“這東西是不是很值錢。”

“當然值錢。”王觀點頭。認真說道:“古人配製祭紅真可謂不惜工本,像珊瑚,瑪瑙,玉石,珠子、燒料等珍貴原料的使用也在所不惜。一般配方多要使用十多種原料及多種珍貴寶石組成。有的配方甚至真的摻入黃金,可是燒成率仍然很低。”

“按民間的說法,那叫千窯一寶。也就是上百爐的窯火中,才有可能得到一、兩件祭紅。所以燒造祭紅,是以國家強大的財力為後盾的。只有強大的財政支援,才得以燒出紅釉瓷器。才能萬里選一地挑選貢品。”

說到這裡,王觀看了眼擺在桌案上的祭紅天球瓶,繼續解說道:“甚至在創造出祭紅的明代,在中晚期的時候,也燒造不出好的祭紅來了。燒造寶石紅的技術一度斷絕,直到清代康熙五十幾年的時候,才算是恢復過來。”

“但是在嘉定道光以後,又燒不出那種鮮紅明亮的寶石紅顏色。然後一直到晚清民國,甚至解放之後,這方面的技術都不行。所以大家應該可以明白祭紅瓷的珍貴。”

王觀輕聲道:“尤其是宣德年間的祭紅,在古代就被人視為珍寶,更加不用說流傳至今,可以用價值連城來形容。如果是真品,一件東西至少價值好幾千萬。”

“這麼貴?”

貝葉十分驚詫,儘管清楚古董很值錢,但是沒有想到居然這麼值錢。

“不算很貴。”

王觀微笑道:“祭紅瓷非常難燒造,古人就有評價,‘祭紅,其色豔若朱霞,真萬代名瓷之首冠’,這話可能有點誇張,不過也充分證明祭紅瓷在大家心目中的價值。如果能確定這東西是真品,又拿去拍賣的話,應該很輕鬆達到五六千萬的成交額。”

“好值錢!”

一瞬間,貝葉捂著嘴唇,清澈的眼眸像安浣情一樣變得圓亮可愛。

“或者吧,你覺得貴,可是有些人卻覺得很便宜。”

王觀笑了笑,又小聲說道:“當然,如果說那天球瓶不是宣德年間的祭紅,而是清初的郎窯紅,或者乾脆是現代的仿品,那麼它的價格又要另外計算了。”

貝葉輕輕點頭,清澈的眼眸閃動瑩光,也不知道她到底明白了沒有。

與此同時,安浣情懵懂問道:“那麼怎麼鑑別它的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