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快看,驚呆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來到了半山寺腳下,只要不是存心挑刺,大家對於山中的景色還是比較認可的。儘管這裡不是什麼名山大川,但是清幽的景緻,也絕對不遜色於國家級別的風景區。而且說句實話,現在許多風景區的景緻,大多數是人工佈景,哪裡比得上半山寺四周的純天然景觀。
在這裡,有必然誇讚一下那個資金斷鏈的大老闆,他太精益求精了。非常珍惜山中的一草一木,所以在開闢道路的時候,不是讓草木來遷就道路,而是道路遷就草木。充分考慮草木的稀疏密集,在稀疏的地方入手,把這些稀疏草木移植到其他地方,才形成了道路。
也就是這個原因,所以大家行走在林蔭小道上,才會覺得四周草木是那麼的茂密繁盛,把暑氣完全擋在了外面,只剩下陣陣清涼氣息了。
美中不足的就是這山路盤旋多了,使得一些大腹翩翩的大老闆們走得有些費勁。還好寺院就建在半山腰中,不然的話,一些大老闆肯定走不動了,需要指使隨行人員下山開車接送。
一路慢行,到了山峰居中位置,眾人立即看到了一片連綿的寺院建築。
寺院的格局,那是找專業的設計師,參照各大名剎古寺的佈局,再綜合山峰地勢的情況,幾經易稿之後,終於透過大老闆的稽核。又經過了一年的建造,這才屹立在半山腰中。
所以說這個寺院,未必是天下最好的建築,但是絕對是最適合這裡環境的寺院。山門、殿堂、閣樓等等建築,與整個山勢融為一體。顯得十分雄渾莊重,讓人看了就不自覺產生一種肅然起敬的感覺。
不過十分可惜,走過了山門,大家發現寺院大門是封閉起來的,甚至連懸掛在山門上的牌匾也用大紅布掩蔽起來,顯得有幾分神秘。
當然,想到現在是開山慶典,大家也就釋然了。隨後在迎賓小姐的接待下,有人興致勃勃的繼續參觀山上景色。也有人乾脆在附近的涼亭中休息,恢復體力。
山上肯定不僅是寺院連綿的建築而已,設計師也充分考慮到香客們觀景的心理。在山上每個景緻比較好的地方,都高有觀景的亭子。
有細心的客人發現,每個亭子的造型也各不相同。有方形。有圓形,也有方圓結合形,或大或小,不一而足,也算是一種情趣。
見此情形,許多客人終於明白,那個大老闆的資金鍊為什麼斷了。他簡直就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什麼都要做得最好,再多的錢也不夠揮霍啊。不過聽知情人透露,那個大老闆是個虔誠的佛教徒,大家也紛紛有些瞭然。
王觀去過緬甸。知道那裡的虔誠信徒有一個風俗。一生之中省吃儉用,就是希望能夠積攢足夠的錢修一座佛塔。或許那個大老闆與緬甸的信徒差不多,也有同樣的想法,所以想修一棟完美無缺的寺院。直到資金鍊斷了,焦頭爛額之後才幡然醒悟。
不管怎麼說。山中景觀非常不錯,大家也看得盡興。尤其是過了吊橋索道,來到幾個山頭之中的最高峰之後,一些老闆頗有幾分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豪氣。
“咚、咚、咚、咚……”
就是這時,半山腰這中突然傳來了聲聲鐘響,聲音十分寬廣洪亮,並且在山谷之中悠揚迴盪,餘音嫋嫋,韻味綿長。
“哦,慶典開始了,大家下去看看吧。”
“行,下去吧。”
聽到這個動靜,眾人也明白其中的含意,紛紛回頭下山而去。不久之後,眾人匯聚在寺院山門之前,才發現今天過來的客人也不少。
不過如果仔細觀察的話,就可以知道這些客人大概可以分成三類。第一類自然是唐氏集團請來的客人,第二天就是王觀透過自己的人脈關係,邀請到的同行朋友們。第三類就是附近來看熱鬧的村民了。
當然,在這個時候,大家都是旁觀者。說白了就是看熱鬧的,每個人心裡都清楚,慶典的主角不是他們,而是和尚,準備開山立寺的和尚。
兩三分鐘過去了,鐘聲還在繼續,見多識廣的人自然清楚,開山立寺這樣的重大事情,自然要敲足一百零八響。不過洪亮悠揚的鐘聲響動,又在山谷之中有回聲傳來,頗有些一波平未,一波又起的意味。
片片聲波交匯,大家卻沒有任何的煩躁之意,反而覺得十分悅耳動聽,漸漸地也有幾分心平氣和的舒暢感。許久之後,洪亮的鐘聲終於結束了。但是每人的腦海之中,卻依稀感覺還有陣陣鐘聲在迴盪。
“咔嚓!”
與此同時,寺院封閉的大門突然敞開了。緊接著在眾目睽睽之下,一行僧眾緩慢的走了出來,每個人表情肅穆,但是臉上卻容光煥發,流露出掩飾不住的喜色。
其中為首的自然是半山和尚,這個時候他不再是樸素僧袍的打扮。畢竟作為一寺方丈,又逢開山立寺大典,他也不能自掉身份。或者說他想自掉身價,其他人恐怕也不會答應。
反正此時此刻,半山和尚身穿月白色的真絲僧袍,又披著金光閃閃的紅色袈裟,頭上還戴著一頂僧帽,手裡抄著一根錫杖,脖頸掛著紫檀佛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