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也是這樣,與中國專家挑瓶子看畫不同,幾個外國專家一開始的時候,就直接奔連珠帳而去。打量著這件珠光寶氣,光華璀璨,盡顯奢華氣息的東西,幾個人都有幾分沉醉。也不僅是他們,在場的許多女觀眾也是目光迷離,眼中透出渴望之色。

“假的,肯定是假的。”

看到老婆(女朋友)的神情,某些男同胞一陣心驚肉跳,開始向上天祈禱東西是贗品,不然他們的麻煩就大了。

不過結果註定讓他們失望了,幾個外國專家清醒過來以後,立即投入百分之百的熱情,每顆珠子都研究了一遍,然後滿臉驚歎之色,確定東西是真的珍珠,而且不是養殖珠,而是屬於純粹天然的河珠。

一個外國專家拿起話筒,向觀眾如實彙報自己的鑑定結果,自然讓大家譁然起來。沉默了片刻之後,立時掌聲雷動。掌聲不僅是送給外國專家,也是送給希夷博物館,更是為自己之前的懷疑而感到愧疚,所以現在自然要加以彌補。

連珠帳只是個開端,然後五色筆、通靈寶玉、昌化石球等東西,也逐一被證實了。而且還隨機邀請了不少觀眾上臺,讓他們親自感受這些東西的奇妙。

至於掌聲,自然是一次比一次熱烈,可以稱得上是歡呼雷動,響徹雲霄。

沒有人覺得這是在作秀,因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從來不缺乏分辨是非的最基本能力。況且每件東西的奇妙之處,都是在大庭廣眾之下進行驗證。比如說枯木逢春瓶、鍾馗捉鬼圖,大家看得見,摸得著,自然不會懷疑有人弄虛作假。

一件件東西經過嚴密的鑑定之後,都可以確定是貨真價實的珍寶。而且許多人十分認同一些記者的話,果然透過照片觀看東西,與親眼欣賞珍寶,確實是截然不同的感受。

就好像某些人不怎麼上鏡,無論怎麼拍照都沒有實現中好看。臺上的奇珍異寶也差不多,攝像機只是拍攝出東西的本質,根本無法捕捉其中的光影效果。

或者說,鏡頭拍攝出來的,才是東西的本質。然而人類天生就是視覺動物,更加喜歡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去欣賞其中的美感。

就是由於這種差異,那些觀看現場直播的人,自然有些不理解現場觀眾怎麼這樣狂熱。直到後來親眼參觀這些珍寶之後,才算是明白其中存在的差別。

當然,這是題外話了。

此時此刻,一個專家正拿著一枚扳指觀賞,大螢幕也適時將扳指的細節播放出來,讓觀眾看到其中的精緻美觀。而且從專家激動的神情,大家也明白東西肯定不簡單。

“這是黃玉,真正的黃玉。”

“注意了,不是黃龍玉、金田黃之類的品種,而是真正的黃玉。這是非常珍貴的料子,古代帝王以黃為尊,非常尊崇黃色,所以黃色只有皇家才能夠使用。一般的平民百姓,或者達官貴人,誰敢私用黃色,可以視為造反,要被抄家滅族的……”

旁邊有專家補充,然後十分興奮道:“當然,好料配好工,再珍貴的料子,如果沒有好的手藝去雕琢,那就是純粹在糟蹋東西。但是這個玉扳指卻不同,大家看扳指面上的圖紋,百駿圖栩栩如生……”

“……雕工匠心獨運,有子岡款為證,所以我們鑑定之後,一致認為這是明代冶玉宗師陸子岡的作品。工料雙絕,堪稱稀世珍寶。”

鑑定結果出來以後,全場再次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普通人純粹看熱鬧,聽說是值錢的好東西,鼓掌是必然的。但是在場可是有不少真正的行家,他們可是內行人,卻是明白陸子岡在玉石界的地位,更加清楚東西的蘊含的價值。

反正訊息傳出去之後,中國各大流派的玉雕師再也坐不住了。近的佔了地利,馬上搭車過來,遠的也立即收拾行李,想要第一時間趕過來朝聖。

沒錯,就是朝聖。對於玉石雕刻師來說,陸子岡就是玉聖。現在看到宗師的遺物現世,大家怎麼可能保持淡定,自然是紛紛湧過來看個究竟,或者頂禮膜拜。

不過,那是之後的事情了。

此時,在黃玉扳指之後,又鑑賞了七彩琉璃透光鏡,大家的目光隨之轉移,看到一個專家拿起了一把兵器,不可避免的關注起來。

“要開始了嗎。”

以為要開始鑑定赤霄劍了,不僅是現場觀眾十分期待,就連觀看直播的人也目不轉睛地打量起來,一顆心隨之微懸起來,彷彿在等待最後的審判結果。

然而出乎意料,鏡頭一定之後,大家才發現兵器不是赤霄。儘管那也是一把劍,但是與赤霄劍還是有些區分的。

見此情形,許多人正要破口大罵,但是隨著專家的講解,罵聲又咽了回去。心情也隨之大起大落,蕩氣迴腸……(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