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轟動的前奏(第2/2頁)
章節報錯
然而,有人不明白赤玉的底細,自然有人清楚赤玉的珍貴。在那個行家的提醒下,許多人重新打量展臺上的物件,稍微印證之後就紛紛得出同樣的結論。
“原來是赤玉啊,難怪……”
在一些行家的解釋下,其他人才算是明白了赤玉的珍稀,堪稱是已經絕跡的東西,現在卻呈現在大家的眼前,自然讓他們目光灼熱,有幾分痴迷。
沒有辦法,大家也摸清楚規律了,今天展出的東西,明天就該收回去了。現在再不抓緊時間觀賞,等到下次展出,就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的事情了。
然而,這些人的猜測有誤,就在大家目光“貪婪”觀賞珍寶的時候,王觀卻忽然伸手把珠玉握在掌心,直接摘取了下來。
“怎麼回事。”
一瞬間,許多人叫了出來,目光充滿了不滿,表情更是十分不善。那個情形,如果王觀不給出一個合理解釋,估計就要受到口誅筆伐的待遇。
“大家稍安勿躁。”
此時,王觀笑容可掬,輕聲安撫起來:“難道大家不覺得這個展廳有些狹小了嗎?許多人都不能很好的觀賞東西……”
“確實是小了點。”
這是大實話,眾人紛紛點頭,尤其是後面的人更是舉雙手贊成。最重要的是,王觀這樣說了,應該是有什麼解決的辦法。提出意見誰都會,能夠解決問題才是關鍵啊。
在一些人期待的目光之中,王觀笑了起來,直接開口道:“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其實我們博物館有四層的。”
“啊……”
聽到這話,很多人愣住了,下意識地抬頭看去,最多能夠看到三層,然後就是頂部了。不過更多的人卻反應過來,只能夠看到三層,不代表建築只有三層啊。
畢竟從外頭打量的時候。這棟建築可是很高的。只不過大家進來之後先入為主了,發現進來之後只有三層擺放東西,就下意識地以為博物館只盤下三層改建而已。
當然,也有人推測出來,恐怕博物館不僅四層而已,因為底下還有一層。地下那一層,以前是停車場的,現在經過改造以後,或許已經成為了嚴密的倉庫……
在一些人的揣測之中。王觀又笑道:“四層還有個比較寬敞的展廳,不過在那個展廳陳列的東西比較貴重,所以我們要做一個小小的限定。每次只允許三十人進去參觀半個小時,畢竟人多了,反而不好仔細觀賞東西了。這也是無奈之舉。請大家多多見諒。”
“大家的門票應該還在吧。”
適時,王觀沒有絲毫停頓,一口氣說下去:“在門票上有序號的,一到三十號的朋友,應該還沒離開吧?如果有興趣的話,現在就可以上四樓參觀了。”
“在,在呢!”
“哈。看來來得早,也是有些好處的嘛。”
一時之間,不少人露出開心笑容,聽到王觀的招呼之後。就在旁人羨慕的目光之中動身前往四樓了。
“……都說來早些了,你偏說不用著急,現在知道錯了吧。”
與此同時,也有人開始埋怨同伴。搖頭嘆氣。用膝蓋都可以想到,在四樓展廳之中肯定有好東西。或許枯木逢春瓶和鍾馗捉鬼圖也在。最最重要的是,這麼少人去參觀,每個人都能夠仔細觀賞,說不定還能上手研究呢。
想到這裡,許多人後悔莫及,然後開始檢查門票序號。序號靠前的人,心情肯定很好,至於那些中午才買票進來的,估計估算一下營業時間,卻發現等到博物館關門,也未必能夠輪到他們,心裡肯定十分鬱悶。
找工作人員交涉吧,人家也說得十分明白,今天的門票就今天管用,如果趕不上機會,那隻能說聲抱歉了,請您明天來早點兒。凡事有先來後到,這是大家預設的準則,所以得到這樣的回覆,一些人再心有不甘,也不好糾纏。
當然,也有心眼靈活的,立即瞄準了那些序號靠前的人。至於他們之間達成什麼協議或交易,那是顧客自己的事情,博物館的工作人員肯定不會多管。
不過令人比較安慰的是,儘管四樓有展出,但是一樓大廳的通靈寶玉卻沒有拿走,說起來也是值得慶幸的事情。
與此同時,一幫紅學專家卻賴在展臺上不走,從不同的角度觀賞,仔細研究東西的質感、紋飾、形狀,越看越覺得東西就是傳說中的通靈寶玉。一時之間,不少人靈感大發,回去之後馬上書寫了不少關於這方面的文章,然後立即引發了熱烈反響。
當然,那個時候,博物館已經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上了,這些文章只是起到了推波助瀾,或者錦上添花的作用而已。因為此時此刻,經過兩天的發酵之後,博物館已經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
這些有心人,自然是媒體記者。畢竟看到了枯木逢春瓶和鍾馗捉鬼圖之後,也有一些人向各大報社爆料。開始的時候,報社也不太重視,覺得爆料人是在忽悠。畢竟他們覺得世界上肯定沒有這樣神奇的東西。
然而,如果是個別人這樣說,那也就算了,但是一連來了十幾個電話,分屬不同的人,而且其中甚至還有一些線人的存在。歸納爆料之後,報社負責人自然將信將疑起來,決定派出記者調查核實,看看有沒有新聞報道的價值。
話說記者這個行業,從業人員的素質儘管有些良莠不齊。但是最基本的眼力還是有的,尤其是聽說大廳展覽的東西是通靈寶玉之後,立即意識到這是一條爆炸性新聞,絕對能夠引起轟動,吸引大眾眼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