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 離奇詭異的轉化(第1/2頁)
章節報錯
兩位老人家看似在爭論,實際上是在各自發表自己的觀點,再相互印證。
所謂真理越辯越明,只有在思想的碰撞之中,才會擦起智慧的火花。聽了兩句,姜館長也忍不住插話道:“而且東西只是個傳說,有沒有還是個未知數呢。”
“這倒也是……”周老沉吟道:“不過傳說未必有假,也有可能是真的。畢竟傳說之中的東西,王觀可是收藏了不少。”
說話之間,周老饒有興趣道:“王觀,東西是你帶回來的,你又有什麼看法?”
“我都不清楚你們在說些什麼,能有什麼看法。”王觀一臉無辜表情,很迷茫的樣子:“東西具體是什麼底細我還不知道呢,想說也不懂說什麼才好啊。”
“裝傻。”
周老橫眼斜睨,肯定不會相信,反過來問道:“說說看,東西是從哪裡得到的?你不是去英國了嗎,如果是在英國發現的,倒是與傳說之中有幾分符合。”
“沒錯,就是在英國得到的,一個貴族的藏寶庫中……”王觀敘說起來,把東西的來歷交待清楚,重點提到希爾先生家族千年歷史,以及家族流傳下來的傳說。
“……主的光輝永恆!”
適時,周老眉目中透發出驚喜之色:“不像是讖言,反而像是隱語。苦修士遺蹟,千年的家族傳承,有點兒靠譜了。”
“不敢說百分之百的把握,但是東西肯定與傳說中的聖盃有千絲萬絲的聯絡,說不定就是傳說中耶穌在最後晚餐中用過的杯具,或者承接過他血液的杯子。”
這個時候。周老終於把話挑明瞭,覺得東西很有可能是西方教廷的聖物——聖盃。
聽到這話,眾人紛紛沉默了下來,不敢輕易接下這個話茬兒。主要是關於聖盃的記載太繁多了有人說聖盃是聖餐杯,有人說聖盃是石頭,有人說聖盃是盤子,有人說聖盃是隱喻。諸如此類的傳說,在兩千年來,一直沒有一個確切而又統一的觀點。
然而,最傳統的觀點。卻是在耶穌被釘死的時候,有人用杯子接盛他的血液,而那個杯子自然就是聖盃了。所以在西方教會舉行聖餐之時。習慣性用聖餐杯喝葡萄酒,表示這是在飲用主的聖血……
另外就是在紛紛擾擾的傳說之中,也有關於聖盃下落的描述。據傳,在耶穌死了以後,教會受到羅馬人的嚴厲打擊。一個叫約瑟夫的人就把聖盃帶到了英國。從那時起,聖盃的下落就成了一個謎。
之後在歐洲各國的諸多傳說之中,都有聖盃現世的記述。問題在於這些記述大多數是虛構的,不足以讓人採信,反正至今沒人見過真正的聖盃。
“西班牙瓦蘭西亞大教堂的一所附設禮拜堂,藏有一個傳說是聖盃的杯子。”
與此同時。姜館長忽然說道:“不過教廷從未把它崇為聖物,而且其中的來歷也有幾分存疑,讓人不確定是不是真正的聖盃。那個杯子我見過。是用黃金鑄成的,純金底託上鑲嵌著二十八顆珍珠、兩塊紅寶石和兩塊綠寶石。”
“經過一些專家考證,確定杯子的製作者大概是來自拜占庭的金匠,而且製成的時期大概是公元一世紀前後,恰好是耶穌生活的時代。”
說到這裡。姜館長遲疑道:“一般來說,聖盃要麼是金質。再不濟也是銀質,而這個杯子卻好像是石質,與傳說中有幾分割槽別。”
“正常,既然是傳說,那麼肯定有幾分出入。”周老不以為意道:“在不確定真正聖盃的模樣的時候,一切皆有可能,主要是拿出讓人信服的證據來。”
“沒錯,確鑿證據才是關鍵。”錢老贊同道:“沒有證據,不管說什麼都是白費力氣。”
“銘文算是證據麼?”王觀問道,也算是提醒。
“銘文是對的。”
此時,姜館長點頭道:“這段銘文在西班牙教堂的聖盃也有,據說是阿拉伯銘文,但是卻沒人能夠準確翻譯。有人覺得是贈給攜來輝煌之人,有人覺得是慈悲之主、繁榮之主等等,反正有許多個不同的譯文……”
“銘文不管用,那只有在杯子本身尋找證據了。”
適時,王觀琢磨起來:“還是迴歸最初的問題,杯子的材料真的是石頭嗎?”
“不是石頭,還能是什麼?”
周老不是在質問,只是覺得迷惑而已。
“我是想問,東西真的是普通石頭製作的嗎?”王觀笑道:“畢竟你們也看過了,杯子的材料肯定與普通石頭有差異。”
“畢竟是外國的石頭嘛,有些差異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話是這樣說,不過周老還是若有所思道:“只是你說得對,材料確實是值得研究的方向。回頭讓我把東西拿去研究室,做一個全面的檢測吧。”
“沒問題。”王觀爽快答應了。
興奮的心情慢慢冷卻下來,大家也恢復了理智的心態,慢慢地研究杯子。從杯子的形態,再到雕琢打磨的工藝,都認真的研究起來,卻是各有爭論。
不過有一點卻是大家公認的,杯子確實十分古老,不是現代的東西。
“咦。”
就在這時,周老驚訝道:“你們看,杯內好像有什麼殘留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