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壁畫的玄機(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個時候,文教授皺眉道:“一般來說,墓中壁畫要麼是表現的是墓主人生前的生活,要麼是表現他對於死後的嚮往。”
“經過多年的考古發現,一些王侯將相的陵墓壁畫之中,大多數是著重描繪墓主生前為官的形象,期望將生前群僚簇擁、一呼百應的官宦生活帶到冥界。要不然就是描繪青龍白虎,天象圖、雲鶴、團花、祥雲瑞氣什麼的。”
文教授示意起來:“然而這幅壁畫卻是描繪戰爭,多少有些奇怪。所以我們猜測,這墓主生前可能是大將軍之類……”
“戰爭場面!”
眾人細看,發現文教授說得沒錯。整面牆壁上,儘管經過許多年的歲月流逝,壁畫的顏色已經有幾分黯淡,但是大體還能夠看出描繪的形狀。
一眼望去,大家就看到在一座城池之下,盡是刀弓如簇的軍隊,層層疊疊,好像是有幾十萬大軍,把城池重重包圍起來。
這樣的情形,頗有點兒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的意味。畢竟壁畫上除了軍隊以外,還有不少百姓載歌載舞,迎接軍隊到來,一副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模樣。
“這是在描繪什麼戰爭的場景?”打量片刻之後,俞飛白皺眉苦思道:“看起來好像很熟悉的樣子,不過又想不起來了。”
“從畫風來看,好像是唐畫。”
此時,王觀琢磨道:“畫中人物比較豐腴,而且衣飾線條飄逸,不僅有魏晉寬衣大袖的遺風存留,更有胡服圓領窄袖的痕跡。兩者融合起來,就是唐代的服飾表現了。”
“當然,最重要的是看兵器。”
王觀伸手示意道:“你們看這幾個將軍,身穿明光鎧,兵器出鞘,卻呈筆直形狀,但是鋒刃尖端不是向外彎,而是內折,這分明就是舉世無雙的唐刀……”
“對,這是唐騎正在攻城掠地。”俞飛白深以為然:“就是不知道在攻打什麼勢力?難道說是安史之亂的情況?”
很明顯,壁畫描繪的是攻城,可是唐代平定天下以後,除了一些宮廷政變,對內一般不起刀兵了,都是對外戰爭居多。不過到了安史之亂以後,國內就逐漸形成藩鎮割據的情況,節度使之間的征伐,讓唐朝處於風雨飄搖之中,最終不可避免的滅亡了。
這個時候,唐清華猜測道:“或者這是某個節度使修建的地宮。”
“不太可能。”
此時,俞飛白搖頭道:“在晚唐的時候,節度使在自己的領地之中相當於土皇帝,不會蠢到跑來洛陽修建陵墓。而且節度使大多數有不臣之心,想取代唐朝為帝,怎麼可能描繪一幅歌頌唐軍的壁畫來?”
“也是啊。”
唐清華輕輕點頭,既然猜不出來,那麼幹脆不猜了,等待大家破解答案就好。
“不管怎麼說,這應該是武將陵墓。”俞飛白肯定道:“如果是王公貴族,或者是文官的陵墓,不可能繪畫一幅戰爭圖。”
“你這也是廢話。”王觀搖頭道:“壁畫場景太少了,看不出什麼端倪來。”
“對呀,人家的陵墓,前後左右四面牆,甚至包括頂上都有壁畫,而這裡就是一塊牆壁有畫而已,太節省了吧。”俞飛白抱怨起來:“既然是陵墓地宮,修建好了就用,不用就別急著修建啊。像這樣不上不下的,真讓人厭煩。”
“向我們報怨有什麼用,有本事你就去找墓主人的麻煩呀。”王觀笑道,也讓俞飛白徹底無語了。活人怎麼找死人麻煩,除非活人死了……
“不開玩笑了。”
這個時候,侯老微笑道:“其實根據我們研究,壁畫上的場景,未必就是真實的戰爭。”
“什麼意思?”
眾人一怔,有些不好理解。
“就好像是一些墓中壁畫描繪的是仙境、星相圖案一樣,屬於不真實的東西,那麼眼前這由壁畫,或者也是屬於形象的借喻。”文教授解釋起來:“旨在宣揚墓主的武勇而已,未必就是真實的戰功。”
“嗯,也不是沒有可能。”
俞飛白想了想,立即點頭道:“就好像是皇帝行圍,未必需要自己親手打獵,只要在最後補刀就行,照樣可以宣揚武勇。”
“差不多就是這個道理。”侯老點頭道:“就像你所說,畫中場景太少了,能夠研究的東西不多,確實讓人覺得意猶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