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大手筆(第1/2頁)
章節報錯
換鵝帖是飄逸的小楷,運筆流暢,結構完美。
楷書,本來就有方正的意思,應該比較規範。然而這些字型並不一致,有大有小,筆畫有粗有細。在保持整體和諧的前提下,增強了字與字之間的形態變化,具有動態美,更富有輕靈飄逸感。不過也有人覺得,這樣的小楷筆法與王羲之的筆法不像,這才有真偽之辨。
值得一提的是,換鵝帖無款,末署永和十二年五月而已。也不知道是從誰開始,先把這篇經文與王羲之聯絡起來。反正一直到現在,還存留爭議。
當然,對於許多書法名家來說,換鵝帖是不是王羲之真跡並不很重要,最重要的是這個名帖本身的質量上乘。不然的話,也不會被歷代書家視為王羲之墨寶了。
現在道真寫的就是換鵝帖,張老說他二十多年來,專一臨摹這篇字帖。打量片刻之後,王觀深信不疑。只見道真執筆如飛,速度極快,但是字字清晰,充滿了秀美開朗之意態。
換鵝帖真本已經失傳,王觀透過一些途徑,看過流傳下來的拓本。現在回憶拓本,再對比眼前的字帖,發現無論是字型形態,還是框架佈局,簡直就是一模一樣。
“厲害。”
王觀欣賞片刻,儘管道真還沒有寫完,他由衷讚歎起來:“果然夠專一,絕對是專家,臨摹換鵝帖的大專家。”
“王居士過獎了。”
此時,一個道士笑道:“其實也有些倉促了,如果能讓道真準備一段時間,焚香淨手,調整心態,恐怕能夠寫得更好。”
“嗯嗯……”王觀點頭。也沒有什麼懷疑。
就是沒有懷疑,王觀才理解了張老的感嘆。能把換鵝帖臨摹得出神入化,甚至有超越歷代名家摹本的情況下,可見他的書法天賦極高。然而十分可惜,這樣的書法天才太專一了,居然只會臨摹換鵝帖,簡直就是暴殄天物,揮霍浪費自己的能力。
浪費是可恥的,會受到報應的。這不,報應真來了。除了換鵝帖之外。道真卻不懂寫別的書法字型,真是可悲可嘆。
正如張老所說,哪怕道真把換鵝帖臨摹得和真跡一模一樣,甚至超過真跡,但是肯定沒有任何人承認他比真跡作者厲害。因為他是在真跡作者設定好的架構下,才取得了現在的成績。但是脫離了這個框架,他就什麼都不是了。
為什麼歷代書法家,總是孜孜不倦的追求創新,在前人的基礎上開創新局面。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東西。那是由於他們十分清楚,活在別人的陰影下是沒有前途的,唯有自成一家,才會得到世人的敬重。
顯然。王觀欽佩道真練習書法的毅力,佩服他二十多年如一日在專心臨摹換鵝帖,但是絕對不會敬重他,因為他沒有讓人敬重的資格。
“王居士覺得他寫得好。”
與此同時。在其他道士的示意下,張清輕聲道:“我卻覺得他還有提高的餘地,如果能夠用熒光樹脂寫下一篇黃庭經。以道真的書法實力。加上經文的玄妙,以及熒光樹脂的效果,那麼作品肯定震古鑠今,流芳百世。”
張清這話,稱得上是開門見山,圖窮匕見,直截了當……不過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王觀也不覺得意外。
然而,王觀卻沒有正面回應,不置可否一笑,隨之回頭道:“張老,天色晚了,而且看了一天東西,我也累了,回去休息吧。”
“呃……”
一瞬間,幾個道士十分失望,但是又不好多說什麼。畢竟王觀這個藉口光明正大,而且又是事實,沒有反駁的理由。再說了,人家想離開,難道還能強行留客不成?
“行,那就回去。”
張老態度中立,自然沒有什麼意見。
就在張清等人滿面失望表情,打算禮送他們離開之際,王觀卻話峰一轉:“這位道長的字確實不錯,只不過我確實累了,沒有辦法繼續看他寫完。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寫好的黃庭經,給我一份回去觀賞。”
“……有,當然有。”
一瞬間,可謂是峰迴路轉,柳暗花明。幾個道士有點兒驚喜交集,連忙翻找起來,最後還是道真自己動手,在抽屜中拿出一本製作精美的書冊,有些莫名其妙的遞給了王觀。
說實在話,直到這個時候,道真還是弄不清楚王觀的身份,也不知道張清等同門幹嘛好像卑躬屈膝似的討好他。不過聽他說自己的字好,需要仔細觀賞,道真也不介意把自己的得意之作奉獻出來。
此時,王觀把書冊接過來,順勢低頭一看,只見書冊是按照古法精心裝幀的,紙頁肯定是上等的宣紙。開啟書頁一看,裡頭是一行行舒展飄逸的小楷,讓人看了就覺得賞心悅目。
“謝謝了。”
王觀滿意點頭,當下也沒有留下什麼承諾,反而轉身招呼張老走了。
離開了龍虎山,大概半個小時,大家再次回到方明升的蓬萊小築。雖然王觀說自己累了,但是大家都清楚這是藉口,所以肯定不是各自回房休息,而是聚在客廳喝茶。
在方明升燒火沏茶之時,張老直接問道:“王觀,你是什麼想法?”
“什麼什麼想法?”王觀反問起來。
“又裝傻。”張老瞪眼道:“直說了吧,他們想買你的熒光樹脂,你願不願意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