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迎接張老之餘,一幫道士肯定不會忘記正事。在張清的示意下,也知道王觀就是正主了,不管心裡是什麼想法,反而表面上卻是充滿了熱切的笑容。

王觀倒也挺給面子,熱情的回應,口中真人、道長叫個不停。說起來是有些虛偽,不過在這個社會之中,又有誰能夠摘下面具做人?如果個個都是真性情,估計又有許多人大叫受不了,覺得還是虛偽一些比較好。再說了,這不叫虛偽,而是客套。

客套片刻之後,自然而然切入了正題。

說是正題,其實是一幫道士眼巴巴的看著王觀,儘管沒有任何提示,王觀也心知肚明,知情識趣地取出紫檀陰沉木珠。

見此情形,也不需要什麼人吩咐,就有人爭相取水過來。王觀更是乾脆,直接把珠子投入水中,剎那間紫氣東來,霞光映滿了整個殿堂。

這話或許有幾分誇張,但是親眼目睹紫檀陰沉木珠的變化,儘管有了這方面的心理準備。但是大家還是忍不住驚歎不已,眼中充滿了激動、興奮之色。

“道門珍寶,果然是名不虛傳。”

“果真是龍虎山遺珍,與明代古籍記載的情形一模一樣。”

“遺失數百年,終於能夠迎回寶物,真是天幸……”

一時之間,道士們驚喜交集,各種複雜的心情溢於言表。興奮激動是必然的,當然也有人暗暗嘆惜。這樣的寶貝居然不是自己的,真正蒼天沒長眼啊。

用陰暗的心理揣測,要是時間往前推移一百年,龍虎山道士看到了這件東西,估計也沒有什麼顧慮。肯定是先搶到手再說。

然而現在卻是法治社會,況且王觀也不是任人魚肉的物件。不管有什麼樣的心理,在這個時候都要乖行收斂起來,再透過光明正大的手段,友好協商解決。

此時,王觀穩坐釣魚臺,悠閒自在的喝茶。反正已經談妥條件了。他肯定不急,畢竟肯定有人比他還急。果不其然,片刻之後,一幫人紛紛清醒過來。儘管臉上還有幾分意猶未盡的表情。不過也逐漸冷靜下來,開始考慮東西的租借問題。

期間,一個道士不死心道:“王居士,這是道門聖物。由於某種原因,意外流落民間。現在迴歸龍虎山,也是難得的機緣,希望王居士……”

“這位真人。”

不等道士把話說完,王觀卻直接打斷道:“說好了不談買賣,東西我不會賣的。如果你們還揪住這個問題不放,那麼我們也沒有必要再談下去了。”

“唉!”

一瞬間,許多道士搖頭嘆氣起來,十分失望。察覺王觀的態度強硬,語氣又十分堅決,他們也不好再開口了,免得煮熟的鴨子飛走,錯過了機緣。

看到氣氛有些僵滯,張老打圓場道:“你們也不要心灰意冷的樣子,要知道不管是買,還是租借,東西肯定留在龍虎山,說起來也算是喜事一樁。”

“沒錯。”

方明升微笑道:“中秋道場有這樣的珍寶坐鎮,肯定會引起轟動。其他人我不管,但是在祈福的時候,我可是要坐在前排。”

“方居士放心,不僅是前排,更是第一個。”

與此同時,一個年長的道士開口許諾起來,經過了權衡輕重之後,覺得還是先把寶貝拿到手裡再說,至於其他事情倒是可以慢慢再謀劃。

得寸了,才能進尺。百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租借就租借唄,總比沒有好。想到這裡,年長道士朝張清使了個眼色,讓他出面與王觀交涉。

張清心領神會,其實也沒有什麼好談的了。

王觀的條件不算過分,經過商量之後,他們也沒有理由不同意。現在主要是簽約,拿了幾份合同各自簽字。之後王觀自己保管一份,龍虎山也存留一份。方明升和張老作為見證人,也分別拿了一份回去。

說實在話,合同的約束力不高,但是各自的背景關係才是維持契約的強有力保障。

反正王觀不擔心龍虎山耍賴,在收好了合同之後,立即摩拳擦掌,有些迫不及待問道:“紫檀陰沉木珠暫時歸你們(保管)了,那麼答應我的事情,是不是該履行諾言了?”

“王觀說得很對。”

適時,張老表示支援:“既然答應家了,那麼說話就要算數,不要磨磨蹭蹭的,趕緊帶人去寶庫挑東西才比較實際。”

這個人,自然也包括了張老本人。

對此,一幫道士也有幾分啼笑皆非,但是已經簽訂合同了,他們也沒有反悔的意思,立即讓張清引路。至於他們,則是留下來繼續觀賞紫檀陰沉木珠,同時在探討怎麼才能充分發揮這件寶貝的功效,以便吸引更多的信眾……(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