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9章 傳國璽(第2/2頁)
章節報錯
“什麼?”
俞飛白等人一愣,王觀也有幾分奇怪,他有異能在身,自然清楚玉璽的真假,但是錢老和周老並沒有細看,怎麼能夠確定是傳國玉璽是贗品?
“為什麼說是假的?”
適時,俞飛白皺起了眉頭,小心翼翼把玉璽擱在桌面上,左顧右盼道:“我怎麼感覺看起來很像是真正的傳國玉璽。”
“沒錯。”
旁邊也有專家贊同道:“其方圓四寸,高三寸六分,上紐交五螭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神授、正統合法的信物。”
說話之間,專家指著玉璽一角,欣然感嘆道:“最重要的是,玉璽一角鑲了黃金,這是西漢末年,王莽準備篡位,向太后索要傳國玉璽。太后勃然大怒,用力把玉璽摔到地上,卻讓玉璽碎了一角。之後王莽叫人補上,就成為了金鑲玉璽。”
或許,古代金鑲玉工藝的興盛,就是來源於此。畢竟連傳國璽都是金鑲玉,全國百姓肯定跟風,然後就盛行起來。
“另外還有刻字。”
此時,專家把俞飛白擠到一邊。然後拿出放大鏡仔細打量,瞬間就發現了情況,更加歡欣鼓舞道:“要知道漢獻帝延康元年,獻帝被迫禪讓,曹丕建魏,改元黃初,然後立即讓人在傳國璽肩部刻隸字大魏受漢傳國璽,以證明自己不是篡漢。”
“之後南北朝時期,後趙石勒滅前趙得璽。更別出心裁,於右側加刻天命石氏四字。”
專家侃侃而談,喜不自勝道:“這些文字十分清晰,都在與之對應的地方……”
“問題是,這些細節在文史上記載得很清楚。不僅我們知道,古人也一清二楚啊。”
這個時候,周老搖頭道:“單憑銘刻的文字,也說明不了什麼問題。況且,你們沒有發覺嗎,這枚玉璽的色澤有異。”
“色澤?”
俞飛白等人連忙細看,只見玉璽的色澤溫潤。卻有幾分偏向於藍色。
“色綠如藍,溫潤而澤,這是藍田玉的特徵。”
周老提醒道:“儘管說藍田與咸陽接近,秦始皇用藍田玉雕刻玉璽也十分合理。然而。大家不要忘記了,傳國玉璽是由和氏璧改成,而和氏璧卻是所謂的荊山之璞。不管荊山之璞是什麼地方的玉石,但是肯定與藍田玉有差別。”
“再說了。傳國玉璽在元順帝北逃攜至漠北後,就下落不明。明朝建立以後。朱元璋遣徐達率軍深入漠北,窮追猛打殘元勢力,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索取傳國玉璽,然而最終還是無功而返。之後明成祖朱棣登基,更是屢徵大漠,甚至最終駕崩在徵大漠的途中。估計不僅是好大喜功,恐怕也有追回傳國玉璽,以證明自己帝位合法性的因素。”
說話之間,周老微嘆道:“不過在明史之中,卻根本沒有朱棣找回傳國玉璽的記載。不然的話,以他的性格,恐怕早就弄得舉世皆知了,不可能秘密收藏。”
周老的意思,大家也頗有幾分明白。畢竟眼下的黃金贔屓造像,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朱棣的手筆。那麼這玉璽,也有可能是他的傑作。
大家都應該清楚,朱棣是在自己的侄子建文帝手中奪了江山。哪怕江山穩固,但是由於得位不正,多少也有幾分心病,非常在意正統性、合法性。屢徵大漠不果,起了偽造傳國玉璽的念頭,似乎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況且,偽造傳國事情的情況,在古代已經不罕見了。特別是在南北朝時期,王朝並立,幾乎每個國家的皇帝都是人手一枚。
然而,不知道是出於什麼考慮,朱棣偽造傳國玉璽之後,最終沒有拿出來。可能是被心腹大臣勸阻了,又或者出自心裡的驕傲,讓他不想弄虛作假。反正這枚玉璽就秘密地藏在贔屓嘴中,此時此刻才算是重見天日。
當然,這一切也是猜測。周老認定東西是贗品,其他人未必這樣覺得,還有幾分僥倖。要知道傳國玉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要發現真正的傳國玉璽,哪怕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好處,大家也與有榮焉,所以輕易之間,不會那麼容易死心的。
見此情形,錢老也開口了,微笑道:“實際上這枚玉璽還有一個十分明顯的破綻,只不過被你們忽略了而已。”
“什麼破綻?”俞飛白等人自然十分關注。
“現在還沒看出來?”錢老輕笑道:“果然,你們呀,就只看見受命於天,即壽永昌,難道不覺得印文不對勁嗎?”
“有什麼不對勁?”俞飛白莫名其妙道:“難道是鳥蟲篆刻得不對?”
“錯了。”
王觀看不過去了,直接提醒道:“你不覺得印面太乾淨了嗎?”
“啊!”
一瞬間,俞飛白才算是恍然大悟,只見印面乾乾淨淨,一點印泥痕跡都沒有,怎麼看都像是新刻出來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