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證據嗎?”

此時,俞飛白指著金屬片,確通道:“肯定就是這件東西了。”

“是不是,真的很難說。”這個時候,錢老比較謹慎:“而且,我們說了不算,只要別人承認了,才是真的。”

王觀和俞飛白自然明白,錢老口中的別人,當然是指猶太人。

“唉,也是。”

適時,俞飛白也反應過來,搖頭道:“東西再珍貴,由於文化之間的差異,至少在中國這片地方,價格也高不哪裡去。”

“無所謂了,反正我也不賣。”王觀笑眯眯道。

“就知道是這樣。”俞飛白撇道:“就好像貔貅,只進不出。”

“王觀……”

與此同時,錢老遲疑了下,最終還是開口道:“東西不賣,自然可以。不過,你有沒有考慮過用這件東西,換一些中國的文物回來?”

“什麼意思?”王觀有些錯愕。

錢老笑了笑,忽然問道:“提到猶太人,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有錢。”王觀不假思索,立即回答起來。旁邊的俞飛白聞聲,也是連連點頭。

說起來這也是大家的基本印象了,猶太人十分善於經營,所以積累了大量的財富。這也是為什麼一些國家總是驅逐猶太人的原因了,就好像是當年的南洋華人一樣,透過辛勤的勞動富裕起來,卻得不到基本的尊敬,甚至於受到迫害。

說白了,這就是人類的劣根性。自己做不到,就羨慕嫉妒恨。

“沒錯,他們很有錢,可以稱得上是富可敵國。”錢老十分贊同,而且富可敵國並不是單純的形容詞,實際上一些猶太人大富豪的身家,肯定比某些中等發達國家還要多錢。

“在資本主義國家,有錢就意味著有身份有地位,以及大收藏家。”

錢老解釋道:“可能是非常明白金融的特殊性。所以猶太人對於各個國家發行的貨幣往往不太信任,反而喜歡收藏黃金、白銀,或者各種古董、藝術珍品。”

王觀理解點頭,或許在一些大資本家眼中,所謂的貨幣。那不過是他們掌控下的銀行用印鈔機制作出來的紙,不放心也很正常。

黃金白銀就不同了,那是天然的貨幣,估計再過千百年,還是那麼值錢。至於古董與藝術品就更加不用多說了,收藏之後價值只會越來越高,很值得投資。

為什麼這些年來。世界藝術品的成交價格節節攀升?毫無疑問,就是這些資本家在背後推動的。畢竟普通人想玩,也沒有這個錢。

“怎麼樣。”

與此同時,錢老輕聲道:“據我所知。在一些私人大藏家的手頭上,可是有幾件國寶級的文物。如果你拿這件東西交換,他們肯定會同意。”

王觀自然不會懷疑,當年在清末至民國這段時間。中國被掠奪的東西多如牛毛,根本沒有辦法做詳細的統計。現在歐美博物館中的東西。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罷了。另外還有一些,自然是收藏在大富豪的手中。

對此,王觀考慮了下,立即點頭道:“行。”

“不過。”王觀猶豫了下,斟酌道:“一件換他們幾件,是不是有些虧?”這個虧,肯定是指自己虧,而是不為他人著想。

“對,太虧了。”

旁邊,俞飛白深以為然:“這件東西,根本與和氏璧差不多的存在吧,意義非凡。不狠狠宰上一刀,是不是太對不起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