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編故事!(第1/2頁)
章節報錯
“蔡牽自奉為王以後,他的部眾也發展到極致,已經威脅到臺灣安全了。”
高莊娓娓而談:“如果只是普通的海盜集團,那麼清朝廷再重視也有限度,但是蔡牽居然敢稱王,而且還明目張膽的造反,自然超出了朝廷的容忍底限。聽到訊息之後,清廷立即調遣閩浙兩省的水師予以征剿。”
“期間,經過了三四年的周旋,雙方各有勝負。但是蔡牽部下畢竟只是海盜出身,打了幾年之後,看到清廷勢大,就萌生了退意,造成了分裂。再加上以一縣之地,畢竟不可能抗衡兩省官兵,蔡牽的勢力越打越少,最終寡不敵眾。”
說話之間,高莊也有幾分噓唏:“在最後一次被圍剿的時候,由於船底漏水,無法逃脫。他不願投降,就引炮把自己的座船炸沉,與妻小部眾沉海而死。就是這樣,蔡牽海盜集團就覆滅了,但是他的殘存的部下,經過一番吞併之後,又形成新的海盜勢力。”
“不過,新的海盜勢力也變聰明瞭,不敢提什麼反清復明的口號,直到清代晚期之後,看到朝廷勢力衰弱,才重新變得猖獗起來。”
高莊搖了搖頭,輕輕嘆道:“說起來,明清的海盜,主要目的未必就是為了劫掠,而是為了走私。可惜當時走私的大多數是當地豪紳,以及水師官兵之類。看到有人搶生意,肯定是武力剿滅。本來不是海盜的,也硬先生被逼成海盜了。”
“閉關鎖國,利益分配不合理,自然容易惹出禍端。”王觀贊同點頭,然後笑道:“你對這事這麼瞭解,是不是覺得蔡牽可能遺留下來什麼寶藏啊?”
“差不多。”
高莊呵呵一笑,也老實承認道:“在查詢沉船資料的時候,無意中聽人說了這事,也就順勢仔細研究了下。”
“寶藏沉船,什麼寶藏沉船?”陶豆驚詫詢問起來。
“打撈海底沉船啊。”
此時,高莊隨口解釋道:“我們的工作性質,就是專門打撈海底的沉船,過程十分枯燥乏味,而且十分辛苦……”
或許,這就是高莊明白陶豆的暗示,卻沒有正面回答的原因。就算陶豆想在船上工作,但是吃不了這份苦,他又不能予以特殊照顧,那麼幹脆不要回應。免得厚此薄彼,手底下的一幫兄弟有意見。
一幫兄弟之所以願意跟著高莊,不僅是他講義氣,發達了也沒忘記兄弟,更是因為他做人十分公平公正,大家自然服氣,自然有凝聚力。如果連基本的賞罰分明也做不到,人心自然也跟著散了,哪裡還能帶好隊伍。
這個道理,陶豆不太明白,但是聽說高莊是打撈沉船的,腦中頓時浮現各種新聞報導。什麼從沉船中撈出多少噸金銀財寶啊,什麼沉船中有多少珍貴的文物瓷器啊等等。這些真實的事例,就是激勵許多人了打撈沉船的直接原因。
對此,陶豆肯定也是抵抗不了這個誘惑,心裡浮想聯翩的時候,哈喇子都快流出來了。如果不是勉強有幾分清醒,估計在這個時候,就已經撲通跪下抱高莊的粗腿了。
“蔡牽是被剿滅的,應該不至於有寶藏傳下來。”
與此同時,王觀笑道:“至於他的沉船,倒是可以找一找。問題在於,兩百多年過去了,沉船肯定已經被海底泥沙掩埋起來,也不是那麼容易找到。”
“沒打算找他的沉船。”高莊搖頭道:“只不過一時好奇,瞭解其中的情況而已。”
“那個……”
就在這時,陶豆忽然說道:“其實,也未必不能找到他的沉船……”
“什麼?”
一瞬間,王觀和高莊愣住了,有些不解其意。
“我是說,有人可能知道蔡牽沉船的下落。”
陶豆遲疑了下,把心一橫,鄭重其事道:“實不相瞞,其實我們陶家的祖上,就曾經被擄去做過海盜。直到海盜集團覆滅了,這才潛逃了回來……”
霎時,王觀和高莊面面相覷,眼中充滿了懷疑之色。這未免太假了,才說著海盜的事情,陶豆就迸出這一段“秘聞”,著實讓人不敢相信。
“這是真的。”
察覺兩人的懷疑,陶豆有些急了,忽然想起什麼,連忙說道:“那幅龍畫,你們也看到了。畫的是海龍王,據我爺爺說,那是蔡牽稱王的時候,特意請人畫出來的。當時我祖上在被官兵圍剿的時候,見勢不妙,立即偷偷地潛逃,並且順手牽羊把畫拿了回來。”
“在島上躲了十幾年,等到徹底風平浪靜之後,這才聚妻生子。期間也想把畫賣了換錢,但是考慮到這畫犯了忌諱,一直不敢聲張,而是代代相傳。”陶豆誓言旦旦道:“那是祖傳的遺物,不然的話我姐怎麼可能這樣緊張,甚至願意花錢贖回來。”
“真的?”
這話聽起來,貌似也有幾分道理。畢竟就是瞎編的謊言,也不可能這樣合理。一時之間,兩人有些相信了。
“那是當然。”陶豆指天立誓道:“如果我有半點矇騙,叫我……這輩子都是窮光蛋。”
聽得出來,這個誓言對於陶豆來說,肯定足夠“毒”了。畢竟他十分不安心現狀,想要改變這種清貧的家境。然而想要改變困境,有些人是踏踏實實的工作,直到出人頭地的那天。另外一些人則是天天白日做夢,期望天上掉餡餅。
毫無疑問,陶豆屬於後者。從他沒錢就敢去吃霸王餐的情況來看,這個人的品行……真的不怎麼樣。也就是這個原因,就算陶豆的誓言有多毒,王觀和高莊還是將信將疑,不可能完全信任。這也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