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彭祖山下的石龍村,是個遠近聞名的長壽村。

渡邊找到兩個百歲老人詢問,村裡有沒有石龍和石虎,都說沒見到過。

又問有沒有長滿水草的湖泊,老人說附近的青龍村有個將軍湖。

渡邊忙問,為啥子叫將軍湖?

老人告訴他,據說張獻忠當年把財寶埋到湖底,專門派了一位將軍在此守候。

將軍對大西王忠心耿耿,一生在湖邊監守。他還在後山的石洞中塑了一尊張獻忠的泥像,經常去燒香朝拜。

老人說,將軍死後變成了石龍,潛於湖中守衛大西王的財寶。

將軍的子孫在湖畔世代繁衍,長年保衛著湖中的財寶和石龍。

渡邊想,“金銀萃山藪”莫非是指張獻忠把財寶埋到了將軍湖底?

他僱了幾艘漁船,用漁網在湖裡打撈。折騰了一天,除了撈起一堆廢鐵外,沒有撈到丁點值錢的東西。

渡邊不死心,第二天又去石龍村。問一個常在山上採藥的白髮老人,是否見到哪裡有石龍和石虎?

老人告訴他,沒見到石龍和石虎,但在一個地方見到像龍尾巴一樣的石刻。

渡邊從衣袋裡掏出一個光緒元寶送給老人,請他帶路去看龍尾巴。

老人帶渡邊等人上到半山腰,穿過一片樹林,來到一個大岩石邊。

山崖腳下有個不大的水池,泉水叮咚作響,從池邊汩汩流出,水池中間和周圍長滿了野草。

老人手指水池上面的石壁,要大家注意看上面,有個像龍尾巴一樣的石刻。

渡邊細看石壁的上端,在山草稀疏處,裡面果然隱藏著一個像龍尾巴的摩崖石刻影象。

在石壁底下,靠近水池處山草茂密,草皮把石壁全部掩蓋起來了。

渡邊仔細看了一陣,龍尾上的鱗片清晰可見,斷定是龍尾巴無疑。

他與同伴一起慢慢清除石壁上的山草,從上而下,龍爪龍身逐步顯露了出來。

直到把石壁上的野草和泥土清除乾淨,龍頭方才現身。

原來這條石龍全身倒立,尾巴在上面,頭在下面一直伸到了水池邊,張開大嘴巴。一股清泉從龍口裡吐出來,正好流進水池裡。

考古隊見石龍現出了真身,大家都喜不自禁。

“石龍對石虎,金銀萬萬五。”

渡邊反覆琢磨,他想既然找到了石龍,那麼石虎也應該在附近。

考古隊在周圍挨個搜尋,在離石龍不遠的山草叢中,找到一座半埋半露的石雕像。

大家刨開泥土,石雕完全露出來了。

從外形特徵來看,它果然是一隻大型石虎,雖然虎頭已殘缺不全,只剩下小半邊臉。但石虎昂首挺身雄視山下,仍然虎虎生威。

渡邊興奮異常,他趕忙把石龍和石虎,以及周邊的山水走勢情況畫成圖紙,帶回去研究,他判斷大西王藏寶就在石龍和石虎附近。

為了保密,考古隊挖了些泥土和草皮分別將石龍和石虎照原樣蓋住。

但是渡邊隊長還是不放心,因為考古隊進了村,對一個偏僻小村來說目標很大。

他怕發現石龍和石虎的秘密傳出去後,會引起盜賊或兵匪來搶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