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春雷道:“由於麵條是空心的,能夠充分吸收魚湯的美味,所以特別鮮香可口。

近代有詩人曰:‘中江燒酒中江面,一路招牌到北京。’

據說乾隆皇帝常用這道菜款待重臣。”

劉自強道:“這皇帝老兒,吃盡天下美食,享盡天下美色,幹盡天下壞事。”

李叫花叫道:“皇帝老兒不倒臺,我們百姓就沒有好日子過。”

廖春雷道:“我想介紹李兄和劉老弟兩位加入哥老會,我們一起幹反清興漢的大事,如何?”

李叫花道:“你們袍哥的規矩太多,我不習慣。現在川北丐幫有幾百號人,大家都恨透了腐敗的清朝政府。

只要你廖春雷領導袍哥起義,我們丐幫兄弟願意做先鋒,跟你一起殺進成都府,把那些貪官汙吏全部幹掉。”

李叫花今天心裡高興,喝得高了點,向兩位拱一下手,口中唸叨:

“還是幹我的老本行……快活……快活……”

他也不打招呼,站起身,手杵鐵柺,口裡哼幾句淫詞濫調,歪歪倒倒地走出了茶館。

劉自強迫切希望參加袍哥,廖春雷擇日給他舉辦了“開香堂”儀式。

廖春雷派劉自強回彭山和資陽一帶,繼續聯絡原紅燈教人員,將他們發展成為袍哥,伺機拉起反清武裝。

話說智涵子回玄武觀後,心裡惦記無為師父的臨終囑咐,準備去拜見師叔吳春。

經過多方打聽,有知情人告訴智涵子,“無敵手”吳春已從“德勝”鏢局告老還鄉,回到了大鎮穆家樓老家。

不久又移居到了大鎮場口,開了一家銀飾作坊,靠祖傳銀飾手藝營生。

智涵子終於知道了吳春的訊息,非常興奮,急切想去拜見師叔。

那天,智涵子專程去大鎮,在一條街巷找到了吳春的銀飾作坊。

他向店夥計介紹,自己是朱教玉的徒弟,專程來拜會師叔吳春。

店夥計走進裡屋,去向吳春老爺爺報告。

過了一會兒,一位年逾古稀,童顏銀髯的老者走出來,問道:“來者莫非是師兄朱教玉的弟子?”

智涵子見老者正是曾在廣東南嶺見過的鏢頭,他上前連忙向師叔跪下磕頭。

自我介紹道:“晚輩正是無為子朱教玉師父的徒弟,名叫朱永才,道號智涵。師叔在上,請受小侄一拜。”

吳春將智涵扶起來,拉他進屋去,一邊喝茶,一邊打聽師兄無為子的情況。

智涵子將無為師父如何到千山頭做道長,如何參加義和團殺洋鬼子,如何中毒鏢的情況簡要講述了一遍。

最後告訴師叔,自己這次專門送師父靈發來四川,現已將師父的靈發,安葬到他的老家葡萄溝。

吳春聽完智涵的介紹後,既對師兄的遭遇感慨萬分,又對師兄的為人肅然起敬。

吳春當即要智涵帶他去葡萄溝,給教玉師兄上墳。

這時,一個正在做銀飾的小夥計,放下手中的零工活,出來阻止老人。

說道:“師父,您老人家年紀太大了,上山不方便,小徒願意代替師父去給師伯上墳。”

吳春向智涵介紹道:“這是小徒王良彬,你帶他去一趟葡萄溝吧。”

智涵子細看王良彬,約二十來歲年紀,身材小巧,清瘦骨堅,兩眼目光銳利,一看就知其內功很深厚。

吃過午飯後,王良彬用竹揹簍裝起香蠟紙錢等祭品,隨智涵子一起去葡萄溝給師伯無為子上墳。

走在山路上,智涵子問王良彬:

“王老弟,你十來歲就到吳家學做銀飾手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