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智涵走到仙梅亭看了看,然後從“風月無邊”牌樓走下城牆,穿過岳陽樓下面的石拱門,來到洞庭湖岸邊。

許多漁民把剛捕上來的新鮮魚,挑上湖岸來販賣,在這裡形成了魚市。

城內居民和飯店,都喜歡在岸邊買新鮮的湖魚。魚市人來人往,朱智涵走過去,想看看湖區特產。

這時,人群中走過來幾個男人,個個面露兇光。

後面跟了一輛馬車,他們在每個魚販的竹簍子中挑出幾條上好的鮮魚,丟進馬車的魚簍子中,然後揚長而去。

看得出來,魚販們對這幾個人十分畏懼,都敢怒不敢言。

朱智涵見了,氣憤不已,心想天底下哪有這等不講理之人?

時近中午,朱智涵見魚市旁邊有個洞庭春飯店,走進去準備吃飯。

飯店有上下兩層,朱智涵上樓去,挑個靠窗邊的小桌坐下。

叫來店小二,點了“松鼠桂魚”和燉湖藕,再要了一壺本地米酒。

不多時酒菜上桌,朱智涵悠閒自在地慢慢吃菜喝酒,裝著透過窗戶觀賞湖上的風景。

實際卻在張著耳朵聽客人說話,看能不能聽到有關小鳳的訊息。

樓上靠裡是三四個包廂,外面大廳坐五六桌食客,大家在喝酒談天,有的高聲瞎侃,有的低聲細語,聲音有些嘈雜,朱智涵悄悄打量這些食客。

臨桌一位年過半百蓄長鬚的乾瘦老頭,正在與同桌客人聊天:

“范仲淹說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依我鄧大師說呀,岳陽的風水寶地在洞庭一湖。”

“鄧大師,洞庭湖這麼大,究竟哪裡才是風水寶地呀?”

鄰桌一個食客過來向鄧大師敬杯酒,誠心誠意地問道。

鄧大師用手捋了一下鬍鬚,心想這是值大錢的秘密,豈肯隨便說出來,便敷衍回應道:

“洞庭湖這麼大的堂局,湘資沅澧四條龍聚於一湖,到處都是風水寶地啊。”

這個鄧大師名叫鄧鳳生,從小跟隨父親學看風水。

在父親的嚴格要求下,他將《一貫堪輿》《撼龍經》《疑龍經》等風水經典背得滾瓜爛熟,現在是湖南著名的風水大師。

三個月前,君山島主彭九天的父親去世,有人推薦鄧鳳生來為他尋找龍穴。

鄧鳳生憑著三寸不爛之舌,給彭九天吹噓,在君山找到了一個大龍穴,其父葬下後,彭家很快就會出大官發大財。

彭九天滿心歡喜,把鄧鳳生師徒留下來,繼續尋找風水寶地,準備為自己和老婆找個更好的墓地。

與鄧大師同桌吃飯的客人是他的兩個徒弟,師徒三人在洞庭湖及其周圍爬山涉水,為彭島主尋找龍穴。

鄧大師悄悄告訴徒弟:

“據為師近兩個多月的觀察,洞庭湖的南湖東岸有一線山脈,蜿蜒爬向湖中。

這是一條巨龍,你們發現沒有,龍的腳爪已經伸到了湖水裡面。”

兩個徒弟輪著給師父敬酒,希望他老人家能多透露一些風水秘密。

鄧大師酒興上來,又繼續給徒弟講風水。

“湖中那九個小島是什麼?那是九隻烏龜!

岸上的黃龍下水趕著烏龜飛跑,形成了‘一龍趕九龜’的勝景,這是要出九代大人物的風水龍格,不得了啊!”

“師父不愧是地仙,著名尋龍大師,這麼快就擒住了真龍。”大徒弟讚道。

“依師父看,南湖的龍穴應該結在哪裡呢?”

“龍穴嘛,自然結在龍身上。具體穴位在哪裡?那是天機,不可洩露。”

鄧大師心想,這麼大的龍穴,對徒弟也不能講確切位置,只能點到為止。

“師父,依徒弟看,洞庭湖的君山島上也有風水寶地。

這隻大青螺生在湖水中央,必然會長大成精,結成大龍穴。”

大徒弟想在小師弟面前賣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