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智涵打聽到武威押送一批義和團傷員去滄州,他先躲到必經道路旁邊的大樹上等待。

不久,遠處出現一面武字旗,一百多個清兵,押著二十幾個義和團小頭目和傷員走過來。

一位將軍騎棕紅大馬,身穿甲冑,手握一把雙頭鐵鏟,耀武揚威地走在隊伍前面。

待這人走近了,智涵見他大約四十多歲,橫眉怒目,臉上一塊褐色傷疤很顯眼。

義和團傷員走在隊伍中間,後面的清兵在大聲吆喝他們快走。

智涵認定這位將軍一定是武威,等他走到大樹邊時,

智涵握緊戚家刀,突然如老鷹撲食般從樹上衝下來,鋼刀直接向武威腦袋砍去。

列位看官,這武威非同小可。他七歲進少林寺學武,二十二歲闖過少林十八銅人陣下嵩山。

後來又在京津拜了幾個名師,逐漸成為北派武林第一高手。

清廷聞其江湖大名,招為御前侍衛,為京城第一殺手。

袁世凱在清剿義和團時,特意將武威要來山東,任命為清軍參將捕頭,專門捉拿朝廷要犯。

武威抓住“坎字團”首領張德成後,袁世凱給了他重獎。因此,他幹得越來越起勁。

武威的功夫果真不一般,他突聽頭頂風聲不對,身子急向側偏。

智涵的刀落下來時,僅在武威肩膀上削下一塊肉。

要是其他人遇到智涵的戚家刀,腦袋早已搬了家。

武威忍住劇痛,用雙頭鐵鏟對著智涵施展“戳掃拍撩”“劈掛砸絞”等技法。

他鏟法嚴密,氣勢磅礴,智涵應接不暇,漸漸趨於下風。

武威突然一招“犀牛望月”,智涵躲閃不及,腰腹被掛傷,鮮血染紅了他的衣衫。

在萬分危急的時候,一個白髮老道揮劍從天而降,接住武威廝殺。

智涵定睛一看,正是無為師父來救自己。

智涵見師父來了,馬上提振起精神,揮刀衝上去夾攻武威。

這時,義和團傷員乘機砸爛枷鎖,一起上來圍攻武威。

武威見老道劍法精妙,自己肩膀又受了傷,無心戀戰,急忙帶領隨從跑回去搬救兵。

無為道長令所有傷員,就地解散,迅速進山躲藏起來。

無為道長將智涵帶進樹林裡,給他包紮了傷口,然後責怪道:

“你竟然瞞著我,隻身去找武威報仇,這是蠻幹,弄不好會白白送了性命。

依你現在的功夫,遠遠不是武威的對手。徒兒要記住: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只有多拜名師,刻苦練功,努力提高武功境界和技擊能力,才可能戰勝武威和其他強大的敵人。”

智涵自知理屈,連連向師父認錯,發誓要永記師父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