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 用人的準則(第1/4頁)
章節報錯
看著跪伏在殿下的劉品如,朱常洛說道:“劉卿請起。”
劉品如小心起身,“謝殿下。”
看著已經起身的劉品如,朱常洛問道:“內閣的事情怎麼樣了?”
劉品如聽到朱常洛這麼一問,他頓時就明白皇太子殿下這麼問肯定不會是那麼的簡單的。
劉品如也沒敢大包大攬的說,於是,他就謹慎的回道:“自王首輔等告老還鄉之後,內閣的閣員比之原來少了兩位,平日裡可以緊趕著處理完的閣務,現在也緊張了起來。所以,臣和鍾尚書總是不能按時完成殿下的任務。”
朱常洛嗯了一聲,然後說道:“孤有意補內閣人數,你說說看朝中有誰可以進補內閣?”
劉品如聽到這句話後,心臟都忍不住怦怦直跳,這可是首輔才有的權利,此刻殿下這麼問他,這不能不讓劉品如心出遐想的。
畢竟,那可是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首輔大位,是無數士大夫們一輩子的至高追求!
但是,劉品如也很清楚自己的出身,他非翰林,能入內閣就已經是皇恩浩蕩了,若是想要再進一步,那就真的是痴心妄想了。
所以,收回心神後的劉品如也清醒了起來,他對著朱常洛拜道:“臣以為董軍機可以調回內閣擔當重任。董軍機出身翰林,又是殿下的授業先生,對殿下的忠心也是毋庸置疑的,而且,董軍機歷任都察院,禮部等重要衙門,不論是資歷還是能力,都是有目共睹的。所以,臣舉薦董軍機重入內閣。”
朱常洛說道:“董師傅孤另有任用,內閣還是需要新的血液。內閣和軍機處雖然並列,但職能有別,若只是兩個衙門之間的人來回橫跳,朝廷的其他新材哪還有晉位之機?”
“況且現在的大明也處於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老臣固然可靠,但開拓不足,且大多老臣都無封疆地方上的歷練,這對接下來的朝政大事也是一個不小的弊端。”
“所以,這次孤有意選拔有過地方督撫經歷的大臣入閣以備諮詢,卿若有合適人選但說無妨,孤不會怪罪的。”
聽完朱常洛的話後,劉品如的心思瞬息百轉,皇太子殿下要選有地方封疆經歷的大員入閣,這可是一個了不得的訊號。
雖說古語有云,宰相起於州縣。但是,在實際的政治升遷之中,還是處於中央衙門的官員才更有機會接觸核心的。
遠的不說,就以幾十年的首輔為例,從嘉靖朝的嚴嵩到現如今剛剛告老還鄉的王錫爵等,這些人都沒有任何地方任職經歷的。
他們都是在京師打轉升級,一路綠燈到內閣,然後再宰執天下的。
可以說,現在在很多人的慣性思維裡,只要是被外放出去了做了督撫的人,幾乎就等於是告別了最高政治舞臺。
但是,現在情況不一樣了。
自邢玠,鍾化民等入軍機處和內閣後,皇太子似乎就有意提拔地方督撫入朝廷核心參與機要決策。
現在皇太子又找到劉品如進一步把這句話挑明,這豈不是說在接下來的重要官職任命上,朝廷更看重地方經驗?
有了這個猜測之後,劉品如的呼吸也不由的粗重起來。
這可是一個了不得的政治風向標!
劉品如努力的消化著朱常洛的話,同時也努力的回憶著現在任職於大明各地的督撫,他想要在這短短几瞬的時間裡找到幾位可以推薦的入閣督撫。
可惜,哪有那麼容易?
這些督撫又不是出身於他的門下,而且,這些年他雖然也在內閣,但是,他在內閣裡的排名始終也上不去,所以,那些手握重權的地方封疆們,他們最後孝敬巴結的物件也都不是他。
這時候讓他想出幾個靠譜的人推薦出來,是真的難為人了。
朱常洛等了一會兒,見劉品如也沒有回答他的話,他也明白這樣猛的一問,確實有點難為劉品如了。
畢竟,劉品如的性格用好聽一點的話說那就是謹慎,難聽一點那就是膽小。
指望一個膽小的人拉幫結派推薦出幾個人來,那才是活見鬼了。
不過,朱常洛喜歡就是劉品如的謹慎和膽小,這樣的人雖然沒啥大的能力,但是會很聽話。
而且,現如今朱常洛最需要的依然還是聽話的人做自己的左右手,所以,朱常洛對劉品如也是很欣賞的。
對於這次劉品如沒能回答上的他的問題,朱常洛也並不怪罪。
朱常洛說道:“這件事情,你回去和鍾化民一起商議一下,過兩天給孤上一本建議奏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