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邊能有今日之繁華,這其實是離不開朱常洛的長期支援的。

老實講不管是在古代的農耕文明還是近現代的海洋文明,內陸地區想要迅速發展都是無比困難的。

因為在內陸地區,想要生產出來財富幾乎都要是靠天吃飯的。

老天爺心情好,願意賞飯吃,那自然是相對輕鬆一點的。

一旦,有了什麼天災人禍發生,貧瘠的內陸想要靠著自身的能力完成修正,簡直比登天還難。

畢竟,內陸地區除了能在地裡面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刨食外,想要獲得別的補給,真的是讓人望而興嘆的。

而且,靠土地生存的地方,幾乎都是要看雨水的,即便是科技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也不例外的。

乾旱一旦發生,並且長時間持續的時候,即便能把水泵拉到田間地頭去灌溉,那也是杯水車薪的。

因為,水井下的地下水也總會被抽乾的,過度的使用地下水去灌溉農田,先不說地下水量如何,就是那灌溉的成本也是讓人頭皮發麻的。

一旦乾旱的時間過長了,那麼對於農民而言,他們寧願把地裡的莊稼旱死,也不會繼續像填無底洞一樣的投入。

而九邊的現狀,顯然是已經脫離了單一的農耕社會架構。

因為土豆和番薯在九邊的推廣,現在的九邊已經滿足了吃飯的問題,而朱常洛也恰恰是看在這個最重要的吃飯問題被解決之後,他才動了其他的心思。

畢竟,九邊的水泥硬化路是朱常洛最早修築的硬化路。

想要富先修路這條真理不論古今都是通用的。

只要路能修的好,貨商們自然而然就會沿著這條路互通有無,把源源不斷的資源和財富在這條路上進行著置換和發酵。

漸漸的不管是人口,還是物產都會順著這條路而聚集,財富也不例外。

所以,朱常洛也就順勢而為的在九邊各鎮都建立起了直屬於西山皇莊的貿易市場。

而之所以沒有把這些互市直接安排到朝廷之下,那是因為大明稅制的弊病還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

一旦把這些互市的管理之權給了朝廷,到時候先不說稅還能不能收的問題,就以大明這二百多年來積攢出來的官僚裙帶以及錯綜複雜的地方豪強關係,就可以把朱常洛好不容易搭建起來的臺子給毀的一點不剩。

所以,在還沒有完成對地方上的強勢碾壓之前,朱常洛必須要把一些重要的財權掌握在個人手中。

哪怕在這個過程之中,那些想要分一杯羹而不得其門計程車大夫們如何抨擊這些“與民爭利”的行為,朱常洛依然不會為之所動。

因為,朱常洛在乎的面子和他們在乎的面子是不一樣的。

他們妄想用原來的那一套欺負那些生於深宮,不體民間疾苦的皇帝的辦法來忽悠朱常洛,在朱常洛這裡根本就行不通。

朱常洛是知道底層的生活是何等艱鉅的,也明白現在的大明的體制是何等的僵硬腐朽。

如果沒有工業革命的發生,這套僵化腐朽的封建制度興許還能持續幾百上千年不等,但是,歷史沒有假設。

工業革命的萌芽即便不在泰西發生,朱常洛也要一點一點把他在大明的土地上引匯出來。

工業革命是一隻可以摧毀舊世界的巨獸!

現在朱常洛給這隻巨獸提前出生的機會,只要再給它一點時間,讓它成長起來,那時候誰敢擋在它的面前,都會被它所帶領著的浩浩蕩蕩的大勢碾壓成為碎片!

如今這頭巨獸已經初露鋒芒,九邊就是它小試牛刀的地方。

現在以泰西為代表的海洋文明因為沒有工業的助力,還在用遲緩的風帆作為助力航行世界,那麼這個過程註定也就是緩慢的。

所以,這也就給朱常洛足夠的時間差,他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差提前的佈局九邊和及西北地區。

這些地方放在後世,比起富庶的南方沿海地區,都是貧瘠的代表,即便是後來的道路也無比的平整,也被國家傾注了大量的資源用於開發和振興。

但是,機會已經錯過了。

資本是逐利了。

以海洋文明起家的現代文明,註定是要以海洋為財富中心的。

那些遠離海洋,交通不暢的地方,想要在未來的世界中分一杯羹,簡直比登天還難!

在朱常洛未穿越之前,他知道在大明中原地區的一個省份為了改變自己的現狀和困境,申請建立的一個國家級的航空港,企圖在以經濟以沿海為中心的世界裡開闢出一條以天空為主的經濟中心。

但是,這何其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