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 唯一受傷的人(第1/4頁)
章節報錯
陪著小朱由校吃完早膳,又和他交代了幾句後,就安排了去西山皇莊幼稚園的馬車送他去上學了。
為了讓小朱由校更有上學的儀式感,朱常洛還特地讓內宮的針工局給他做了一個小書包揹著。
而這個小書包裡面放東西幾乎都是上官氏給他準備的各種糕點零食,至於書本之類的,也就一本類似後世連環畫的小人書。
送走了兒子去上學後,朱常洛也開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
今天朱常洛要主持的會議之一就是關於泰西經典的翻譯工作。
內閣和軍機處早早的就到了慈慶宮前候著了,就等著朱常洛下旨召見了。
朱常洛來到慈慶宮大殿,先是簡單的翻看了一下今日的工作的簡報,然後吩咐道:“宣內閣和軍機處覲見吧。”
孫暹領旨,“是。”
接著孫暹就走到了殿外宣旨道:“宣內閣,軍機處進殿。”
在慈慶宮前的值房中等候的內閣和軍機處大臣,趕緊的就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儀態。然後,按照順序離開了這間小小的值房。
本來,慈慶宮前是沒有這樣的值房的。
後來,因為慈慶宮的權柄越來越重,漸漸的在慈慶宮前也就騰出了這間值房。
每日這間值房之中都會留守一位內閣成員和一位軍機處的成員以及數位中書舍人,在此候命處理突發的政務。
所以,漸漸的慈慶宮值房也就成了另外一個權力執行機構。尤其是裡面的那些不起眼的中書舍人,他們更是凸顯出了與以往不同的價值。
他們不僅是這些內閣成員和軍機大臣的文字秘書,更是朱常洛旨意的貫徹執行者。
有時候,他們直接就承擔了朱常洛和內閣軍機大臣之間的溝通工作。
可以說,現在的中書舍人已經有了那麼一點儲相的意味。
很多原來看不上中書舍人差事的人,現在也都在削尖腦袋想要混上箇中書舍人的差事,好在中樞大佬及皇太子面前刷一刷臉,給自己換了一個好前程。
王錫爵,王家屏,沈鯉,沈一貫等內閣成員和沈思孝,邢玠,董其昌,劉品如等軍機大臣分作兩隊,並行至慈慶宮大殿。
“臣等參見聖太子。”
八人一起行禮參拜。
朱常洛伸手虛抬道:“卿等平身。”
“謝殿下。”
八人謝恩起立,依然涇渭分明的站作兩邊。
朱常洛道:“遠洋侯已經把泰西的經典都帶回大明瞭。孤有意趁此盛事,補修《永樂大典》其後二百年來國朝與方外之地的文化盛典。”
“這二百多年間,國朝國泰民安,也譜寫了無數經典文化著作。以話本而言,有《三國演義》《水滸傳》《封神演義》等不失為一代經典;以詩文而言,楊慎,歸有光,唐寅等,也不失為一代宗師。”
“還有王陽明知行合一的心學,更是照耀古今,成一代之聖賢!書畫等其他方面的造詣,更是各有奇葩,各有千秋,並不遜於前朝大家。”
“如此盛世二百年,豈能無集大成之文集,輝煌後世,照耀古今?孤聞自古聖朝者,皆以文治武功,並雄於世。”
“今恰逢大明中興之世,又得泰西經典來我中國,豈能不襄盛舉,整理文學,宣聖於世?”
朱常洛話音剛落,王錫爵,沈思孝等大臣頓時就激動起來了。
這可是天大的功勞!
一旦此書修成,參與修書者,有誰不能名傳千古?
永樂朝的大才子解縉能夠以文稱雄,其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他主編了《永樂大典》。
但要真說起解縉的才華,在座的可能有服氣的,也可能有不服氣的。
畢竟,自古以來都是“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的文人相輕心態。
所以,對於那些名傳千古的大文豪,很多人都是不服氣的,他們只會認為那些大文豪正好是恰逢其時,所以,才有了那些驚人成就。
現在,朱常洛把這樣的一個機會放在了眾人眼前,又有誰能不激動呢?
這可是彪炳千秋的文化盛事!
能參與其中,肯定是能夠千古留名的。
王錫爵等和沈思孝等,立刻拜道:“殿下聖明。如此盛世,當有集大成之文集。臣等願為大典補修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