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努爾哈赤明白了自己的出路,他開始蓄髮,開始說漢話,開始讓女真兵行漢禮。

他這麼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讓邢玠看到他真誠忠於大明的忠心。

顯然,他的這一切得到大明的回應。

就在他蓄髮不久後,邢玠就召見了他,不僅給予了高度的評價,還給他補充了兵源,也就是他現在手下的朝鮮兵。

現在的努爾哈赤如果不通報自己的姓名,任誰見了都以為他是大明人。只不過個子有點矮了。

不過在不普遍營養不良的古代,努爾哈赤的個子即便是有點矮,但也沒有像眼前這些倭兵那樣低矮。

頂多就算是大明人中中等偏下的身高,顯得也並不是格外的引人注目。

此刻,在漢城的朝鮮王宮中,正在舉行一場盛大的受降儀式。

作為大明在朝鮮的全權代表邢玠自然而然的居於首位,朝鮮李王自覺的小心的坐在一旁,看著邢玠的臉色。

自從朝鮮李王知道了大明皇太子對他的失望後,一度動了要廢了他的念頭時。朝鮮李王被驚嚇到夜不能寐,食不知味。

整天的憂心忡忡,擔心,大明京師的一道詔令到了,他就會高高在上的朝鮮王位上跌落下來,成為階下之囚。

為此,朝鮮李王也不惜顏面,幾次三番的以小臣之禮上疏皇太子殿下,卑微懺悔自己的罪過,希望能夠得到上國聖太子的寬恕。

朱常洛看到這些奏摺後,也是一笑而過。

像這樣的人擔任朝鮮之王,對大明而言就是一種幸事。所以,朱常洛根本就不會廢了他,甚至還會繼續扶持他為朝鮮王。

因為,只有這樣的廢物待在朝鮮的王位上,朝鮮的人心才會漸漸的向大明靠攏,成為大明的忠心附庸。

「大帥,吉時到了。」

朝鮮李王諂媚的對著邢玠說道。

邢玠撇了朝鮮李王一樣,淡淡說道:「朝王不必拘禮。本督知道了。」

說罷,邢玠就起身便以大明全權欽差的名義堂而皇之的走在了朝鮮王專屬的丹陛上,而朝鮮李王則像個小太監似的跟在邢玠身後。

倭國方面出席此次受降儀式的人是倭國的新晉太閣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經過兩年的不懈奮鬥,終於把朝戰產生的不良影響和怒火引導到了已故的豐臣秀吉家族上。

然後,德川家康在透過利益交換和武力威脅,也成功的從原來的豐臣氏五大臣中脫穎而出成為了倭國新一代的太閣。

不過,這也可能是他這輩子最高的高度了,他再想象原來歷史時空中那樣成為德川幕府的開幕者,幾乎已經不可能了。

因為,現在他雖然成了倭國的太閣,但是,他並未有勢壓整個倭國的實力,而且,大明的直隸水師也遊戈到了日本本島附近。

大明是決不允許倭國歸於一統的,只有紛亂的戰國,才符合大明在倭的利益。

身穿喪服的德川家康跪坐在地,看到大明總督手持聖旨過來的身影后,立刻恭敬的俯身等候。

邢玠走到德川家康身前,目光如電,聲若驚雷:「爾等知罪否?」

邢玠的聲音頓時炸響在德川家康及身後的倭將心間,他們不由的再次低頭,俯身回道:「小邦知罪。」

說罷,德川家康便舉起了象徵著倭國神權的草雉劍,向大明乞降。

這把具有神秘色彩的草雉劍是倭王的神權象徵,本來它是不會出現在這個受降儀式上的。

但是,它的

大名早就被朱常洛知曉了,朱常洛深知要想打斷一個民族的脊樑,就必須摧毀他們的精神支柱,所以,朱常洛點名要倭王肉袒奉倭國國璽乞降。

最後,經過了幾輪談判之中,倭王終於不再肉袒奉國璽乞降,但是,倭國的現任太閣必須手捧象徵倭國神權的神器乞降,否則,一切免談。

於是,才了現在德川家康舉著草雉劍乞降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