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巡鹽御史是誰?”

朱常洛漫不經意的問著董其昌。

董其昌坐在錦墩上,聽到朱常洛的問話後,他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但還是老老實實的回道:“回殿下,是徐國。”

“徐國?說說這個人吧。”

朱常洛又一次發問。

董其昌立刻回道:“徐國是萬曆八年的三甲進士,松江府華亭縣人,為人正派,素有公名,在南直隸文壇小有名氣。他還是前內閣首輔徐文貞公的曾孫,也是名門之後。”

“徐文貞公?”

朱常洛在心裡默默的唸了一遍,這時候,董其昌趕緊懂事的在說道:“徐階。”

朱常洛恍然大悟,原來這徐文貞公就是徐階啊。

朱常洛面不改色的說道:“孤知道。”

然後朱常洛又說道:“徐國擔任巡鹽御史多久了?”

董其昌道:“快五年了。”

朱常洛笑了,“五年了?真是不短啊。這些年他做的怎麼樣?”

董其昌道:“徐御史為人清廉,這些年他的差事還是不錯的。”

朱常洛哦了一聲:“那他幫戶部收了多少鹽道的課稅呢?”

董其昌頓了一下,然後回道:“這個臣不知道,戶部應該會有記錄。”

朱常洛道:“戶部自然是有記錄的,不然的話,孤也不會叫你來了。現在你們的總憲病了,都察院的事務都是由你代領著,但是,你也不要忘了自己的本職工作,你還是反貪署的長官。”

董其昌道:“臣惶恐。請殿下明示。”

董其昌莫名的感到一絲恐懼,總覺得今天的事情透著邪乎,好好的,皇太子殿下怎麼關心起巡鹽御史了呢?這顯然不是一個什麼好現象,於是,董其昌就主動的點破了。

朱常洛看著董其昌的反應,他說道:“反貪的差事向來都不是一個什麼好的差事。想要辦好這件差事,就必須先正人正己。打鐵還需自身硬的道理,想必也不用孤多多贅述了。”

“這段日子你和房守士的配合,孤看在眼裡,差事做的還算不錯,在順天府各縣,你們清丈出來了一百五十萬畝的隱田和三十萬隱戶,處置了大大小小的官吏近七百人。這一成績,放在歷朝歷代的反貪史上,也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但是,越是這種時候,越不能驕傲自滿,更要有如履薄冰的心態。現在,京中官員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暗地裡盼著你們都察院自己出事。像這種時候,你們就更應該積極自查,然後做到身正不怕影子斜。從而樹立起來,你們都察院大公無私的形象。”

董其昌聽完朱常洛的話後,他連忙表示:“多謝殿下教誨,臣遵旨。”

朱常洛道:“孤還是沒有說完,孤這個叫你來的原因,可不是要給你說說這些事情的。孤要給你說說戶部的事情,戶部每年的鹽稅收入都是逐年遞減的,這其中的原因,孤很想知道出在了哪裡?難道是我大明的百姓們都已經窮困到吃不起鹽巴的地步了嗎?如果,真是這樣,孤就要下罪己詔了。但是孤也要明確的告訴你,如果有天孤真的要被逼著下罪己詔了,那麼孤一定會讓逼著孤的人,不得善終!”

朱常洛的最後一句話,讓董其昌心中一震,這話說的實在是太嚇人了。

董其昌連忙一跪,說道:“臣一定認真自查,絕不放過一隻蠹蟲,有損殿下聖明。”

朱常洛道:“好,很好。孤相信董師傅。那就從鹽道開始查吧,孤要看看到底是大明百姓不吃鹽了,還是戶部在翫忽職守。”

董其昌道:“臣遵旨。”

朱常洛最後看著董其昌,意味深長的說道:“切不要讓孤傷心了。畢竟,你還是孤的先生。”

董其昌心中一凜,感覺這話就是在警告他不要包庇任何人,如果出了問題,他的大好頭顱可能就會被朱常洛借走平息眾怒。

董其昌嚇得腦袋一磕,“臣一定殫心竭力,不辜負殿下信任。”

朱常洛道:“好,那就退下吧。”

說完這句以後,朱常洛又立刻補充了一句:“董師傅可以先去戶部找一下你的同鄉劉品如。相信他能給你不少的幫助。”

董其昌聽完後,再次叩道:“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