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 舉賢不避親(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品如和董其昌悄悄對視一眼,兩人很識相的沒有張口。
這時候就剩下李成梁一個懂軍事的人,他最後不得不回答皇太子的問題。
李成梁道:“回稟殿下,臣以為此事當慎重處理,昌平鎮的問題比之之前薊鎮的問題有過之而不及。若是隻派遣一位新總兵去,恐怕只會治標不治本。”
朱常洛聽著李成梁的話,他滿意極了,現在的李成梁是越來越懂事了,越來越會朝著朱常洛喜歡的方向說話了。
朱常洛嗯了一聲,“李卿所言有理。昌平鎮比鄰京師,可以說須臾而至的距離,這裡的重要程度絲毫不亞於任何重鎮。應該謹慎點的。”
聽到朱常洛也贊同李成梁的話後,董其昌等就立刻懂皇太子的意思了。
他們也開始順著李成梁的話開始提意見。
董其昌道:“殿下,臣有一個建議。”
朱常洛看著董其昌也要提意見,他驚訝的看了董其昌一眼,說道:“董先生有何建議?”
董其昌道:“臣記得昌平鎮原來是屬於薊鎮管轄的,如今,昌平鎮出了問題了,臣建議暫時由薊縣新軍接管昌平鎮防務。這樣不僅可以解決掉了昌平鎮群龍無首的問題,還能順勢將昌平鎮內的腐敗頑疾一併切除。”
董其昌這話說的沒錯,昌平鎮本來是就是薊鎮管轄的防區。早在景泰元年時,因為大明戰神朱祁鎮出國留學的原故,景泰帝為了防備皇陵被擾,於是就天壽山以南筑永安城,到了景泰三年的時候,昌平縣的治所就遷至到了永安城。
後來因為陵衛增多,又在城南筑一城相連。漸漸的就在永安城的基礎上形成了後來的昌平鎮。
到了弘治年間,朝廷看著昌平鎮已經初具規模,可以與薊鎮等九邊重鎮相比,於是正式的在北部邊境沿長城防線設立的軍事重鎮——昌平鎮!
昌平鎮的防區從東北起於慕田峪關東界,西至紫荊關,全長230公里,其間防守著原薊鎮劃出的渤海所、黃花鎮、居庸關、白羊口、長峪城、橫嶺口、及鎮邊城諸城堡長城線等。
在靠近京師的北線防禦體系中,也是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所以,當昌平鎮出問題時,不管是朱常洛出於要整合權力的私心,還是出於要加強京師防禦的公心。
他都必須第一時間將昌平鎮的問題給妥善解決掉。
董其昌的話一下子就開啟沈思孝和劉品如的思路。
他們兩個能進軍機處,原因都很簡單。
沈思孝是因為忠心,而劉品如則是因為他現在掌握著戶部。
雖然,現在戶部還給不出軍費來,但是經過了朱常洛上一次針對鹽稅制度的改革,戶部現在已經開始漸漸的有所盈餘。
對於,這樣一個將來要掌控整個大明財富預算的大部門,朱常洛還是非常重視的。
所以,他就乘著現在就將戶部收在了手中,等著將來戶部能夠成為他發動改革和戰爭的財力支援動力。
畢竟,西山皇莊還是太小了。雖然,現在看著西山皇莊貌似很有錢。
但是,等到戶部的威力凸顯出來,全國的賦稅都能握在手中時,那麼戶部掌控的財力絕對是空前膨脹的!
所以,對於這麼一個潛力無窮的財政部門,除非朱常洛是個智障,否則他一定會將戶部也牢牢握在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