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鯉知道這是他的關鍵時刻,能不能入閣就再此一擊了。

沉鯉深吸一口氣回道:“殿下,塞王固然強勢,但今時不同往日。藩王縱然做大,也絲毫不能動搖朝廷之根本。”

“建藩遼東之後,朝廷可以順理成章的經營遼東的一切,並且還能替換掉盤踞遼東多年的軍頭兵霸。於國而言,此為大善!且皇三子年紀尚幼,本朝雖有親王成婚就藩之慣例,但卻無親王就藩年齡的明文規定。”

沉鯉這句話有意思了,他的意思就是讓朱常洵遙領藩國,而真正管那邊事情的人,則由朱常洛來安排。所以,聽完這句,朱常洛的嘴角不由露出一絲微笑。

而這時候沉鯉也以場面話的形式,進行了收尾。

“使皇三子建藩遼東,不僅可以經營遼東軍政,更可以解決皇三子近京奏見,以全皇上殿下天倫之情。”

朱常洛聽著沉鯉的提議,他的心中也是一動,他早就在想如何解決遼東問題了。

雖然,他現在已經把努爾哈赤挪窩到朝鮮了,也派了胡懷德李無逸等潛伏遼東,使李如松鎮守大興安嶺,但是,這些遠遠不夠。

因為,遼東的族群結構還是以蒙古人女真人居多,漢人在那邊的影響力,實在有限。

就算是朱常洛終其一生,強行壓制住了遼東不亂,但是,最後等到朱常洛死了之後呢?

人亡政息,人走茶涼這種事情不管是在歷史上,還是現實中,都是屢見不鮮的。

所以,朱常洛也必須想一個長久之道,結果遼東的族群成分問題。

今天,沉鯉這段話也算是個朱常洛提供了一個思路。

朱常洛道:“沉先生好大的膽子,你可知道你剛剛這番話若是傳出了慈慶宮,你會面臨什麼樣的下場嗎?”

沉鯉拜跪道:“臣一片拳拳為國之心,就算是刀山火海,臣也會迎難而上。”

看著“一心為國,將個人榮辱置之度外”的沉鯉,朱常洛也在感嘆權力的魔力。

原來,權力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原則。

朱常洛也沒有當場表態,他要再想想沉鯉的心思。

朱常洛道:“沉先生的心情,孤理解了。建藩遼東的事情,容孤想想,你先下去吧。”

沉鯉悄悄偷看了朱常洛一眼,然後說道:“臣告退。”

走出慈慶宮的沉鯉如釋重負,他這次為了入閣可謂是賭上了身家性命。

他建議皇三子建藩遼東是冒著極大的風險的,他就是想試探一下皇太子對遼東的態度。

因為,這些年沉鯉雖然不在中樞,但他也在時時刻刻的關注著朝政,他看得出這些年來皇太子對遼東可謂是用心良苦,一心想要將遼東問題解決掉。

現在,他提議朱常洵建藩遼東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給皇太子一個直接插手遼東實際軍務的機會。

現在看似李如松等軍門世家對朝廷是忠心不二,但是,這些人在遼東盤踞的時間實在是太久了。

他們為了自己在遼東的利益,或多或少都在養寇自重。

其中的佼佼者,就是現在的兵部尚書李成梁。

李成梁在遼東是玩了一手好平衡,賺取了大量的軍功和實利,現在還搖身一變成了兵部尚書。

但是,最終對遼東的作用卻是微乎其微,除了關外幾個軍鎮的總兵駐地外,遼東實際上還是在女真人和蒙古人手裡。

這樣的結果,沉鯉猜測皇太子肯定是不滿意的。

而且,像這些人,早晚都會變成遼東的禍胎,朝廷的隱患。

於是,他就大膽的提了這個建議。

而且,還是揹著沉子木來了,這其中的用心,簡直不要太明顯。

他就是想讓皇太子看到,他也是一位有大局觀的臣子。

像這種有大局觀而又不進內閣的臣子,豈不是朝廷的損失?

而且,他建議朱常洵建藩遼東也算是一個投名狀,他要和一部分文臣言官們做分割,讓皇太子相信他是一個一心為國的孤臣。

沉鯉之所以會這樣做,是他知道現在時代變了,怠政的萬曆皇帝雖然還是怠政,但是國事還有人在管的。既然有人管,那麼自然就有喜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