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鴻臚寺來報,有一位外國使者想覲見殿下。”

一個小內官突來進來這樣說道。

朱常洛問道:“是什麼地方的使者?”

小內官道:“據鴻臚寺說是泰西佛郎機的。”

朱常洛道:“知道了,讓他明日一早覲見吧。”

“是。”

小內官立刻就去給鴻臚寺的人回信了。

為了這次覲見,利瑪竇真是下了血本,他帶著南京好幾位官員的介紹信,又請鴻臚寺的官員飲宴的好幾回,這才換來了鴻臚寺的一次通報。

想想這些年為了覲見大明的皇帝陛下,利瑪竇都不知道準備了多久。

自從他在踏上佛郎機來大明的商船時,他就懷著無比崇高的信念。他立志要把天主的榮光傳播到遙遠的東方,讓那裡的人也沐浴著天主聖恩聖光。

為此他不惜在大海上漂泊了兩年,歷經千難萬險才來到了大明。

可惜的是,大明的老百姓對天主壓根不感冒,他苦口婆心的在廣東傳教了那麼久,最後還是教堂被砸,不得不落荒而逃,直至他輾轉來了南昌之後,突然的福至心靈一般,開始傳漢衣作漢禮學漢人文學經典,他這才算是入了大明的門。

在南昌作為一位難得一見的洋和尚又會說漢話,又懂士大夫詩詞歌賦的那一套,他很快的就在南昌城裡打出了名氣。

進而又回到了南京,在南京立足住了。

雖然,這個時候的利瑪竇已經漢化很深了,但是他依舊不忘初心,還心心念念著傳教大業,所以,他就和他在南京交到好朋友徐光啟一起來了北京。

到了北京之後,他最想的事情就是覲見萬曆皇帝陛下,然後給萬曆皇帝獻上泰西寶物,從而求得皇帝陛下的允准,讓他在大明傳教。

鴻臚寺卿劉佔光看著利瑪竇,他說道:“西泰先生,宮裡已經傳回話了,明日一早你就可以進宮覲見太子殿下了。”

利瑪竇大喜,但隨即一愣,“劉大人,為什麼不是皇帝陛下?”

劉佔光說道:“皇上你是見不到了,但是見太子殿下也是一樣的,現在是太子監國。朝廷大事,殿下說了也算。”

利瑪竇這才放下心來。然後對著劉佔光一拜,“在下謝過劉大人。”

劉佔光笑道:“西泰先生客氣了。幾次詩會回來,本官與西泰先生也算是交心之友。西泰先生作為佛郎機使者,本官身為鴻臚寺卿將使者來朝通報給朝廷也是應有之義。”

利瑪竇立刻會意,然後取出了一卷畫軸。

“在下聽聞劉大人喜好書法,這是在下在南京買到一副文徵明的字,如果劉大人不嫌棄,在下就將此幅字送給劉大人了。”

劉佔光一聽是文徵明的字,眼睛當時就放光了,這可值不少銀子的。

劉佔光說道:“君子不奪人所愛,西泰兄這麼喜好我大明文化,想必對此帖也是珍愛非常。劉某怎麼好意思拿西泰兄的字呢?”

劉佔光一轉眼連稱呼都變了。利瑪竇都成了西泰兄,而他則自稱劉某了。

利瑪竇當即說道:“這幅字在在下手中,那就是明珠蒙塵,在下一個西洋人怎麼能欣賞得了如此佳品。而劉大人的書畫造詣高絕,將此字送與劉大人,也正是寶劍贈英雄。”

說罷,利瑪竇就將卷軸雙手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