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常洛對陳振龍的禮遇極高,不僅親自作陪,還讓其坐在自己的身邊,這無疑就是宣佈陳振龍在西山皇莊裡的地位。

對此,西山皇莊裡的人和今天被西山皇莊邀請來的勳貴世家們也只有羨慕的份,並沒有什麼其他的想法。

畢竟,就算陳振龍沒有這個功勞,就憑他兒子陳經綸做出來的成績,他就有資格受到這樣的待遇。

“殿下,臣惶恐。臣今日之寸功,實則都是殿下的恩典,臣不敢居功的。”

陳振龍也很懂事,這麼大的功勞和恩寵,並沒有讓他迷惑雙眼,飄飄然起來。

他還是謙遜無比的將功勞都讓給了朱常洛。

朱常洛看著陳振龍的樣子,朱常洛也很喜歡陳振龍這樣懂事的性格。

朱常洛道:“今日不提這些。今日孤高興,今日就是孤要給你慶功!”

朱常洛霸道的氣勢壓住了全場,他心裡是真高興啊。

在蕭如薰押著這些箱子到西山皇莊的時候,朱常洛就已經命人開了幾口箱子看了一眼。

當他看到箱子內的玉米和土豆,以及其他有一些他也叫不上名字的植物種子時,朱常洛的心情別提有多好了。

番薯西山皇莊是有了,但是,番薯的主糧計劃,阻力還是很大的。

首先,這個時代的番薯味道其實不怎麼好的。

沒有經過系統的培育和經年累月的優選育種,這個時代的番薯味道一點都不甜,吃起來的體驗也不是很好,番薯的內部還有很多的老化纖維,吃起來還塞牙。這些種種的問題,朱常洛也沒有辦法去解決。

畢竟,他也不是什麼專業的生物植物學家,他能認識這麼多現在大明沒有的糧食作物,就已經很不錯了。

《仙木奇緣》

所以,朱常洛現在能做的就是儘量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

而這個專業的人就是陳振龍的兒子陳經綸和他一個老助手張二河。這個張二河就是當初給朱常洛種瓜的老農張老二,後來,朱常洛因為他瓜種的好,就賜名他張二河。

陳經綸這個人對農科的興趣是天生的,不需要朱常洛過多的干涉,他就可以廢寢忘食的投入到這些農作物的研究中。

與此同時,朱常洛也大力的發展和挖掘農業人才,隨著陳振龍一起系統性的總結農業規律,這也是西山皇莊為什麼會有這麼巨大的成就原因。

西山皇莊在朱常洛的傾力指導下,已經逐步的建立了一些相對比較科學的系統研究,這些研究雖然還比較淺顯。

但是,即便如此,他們做出來的成就,也比前人們閉門造車要好的很。

古代歷史上並不缺少農業專家和發明家,但是,這些農業專家和發明家們即便是有著作傳世,他們也不過是以讀書人的身份寫出來的著作,實際上這些成就只是他們閒來無事時兼職的愛好罷了。

在後續的人才培養和人才積累上,古人做的可謂是相當差勁。

除了四書五經這些經典源遠流長,一直在推陳出新的研究和註釋之外。

其他的學科幾乎都在傳承斷絕的邊緣來回徘迴。

這也使得中國古代文明中的科技進步總是有曇花一現式的成就和人物出現,卻始終沒有在繼承的基礎上繼續推演。

這對於一向重視基礎,重視連貫性的科學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損失和打擊!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現在在朱常洛的強力支援和干預下,西山皇莊先成立了西山技術研究院,專門籠絡了一群有基礎技藝的人進入到研究院中施展才能,教育學生。

而後,他又分拆了西山技術研究院,成立了西山書院,西山工院和西山物理院,進一步了細分了他們現在的科技成就。

朱常洛認為只要再給他十年二十年的事情,他就能把現在人們的對工匠們的看法做一個根本性的扭轉。

到時,不再會有人鄙視工匠的身份,鄙視工人的地位,不再會有人稱呼他們為下九流。

到時,肯定也會有很多人崇拜他們,尊敬他們,學習他們,以他們為榜樣!

如果,真的到這一地步。